陈奇心情郁闷的把研发中心主任吕坚强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上午他刚刚被郑海明叫到部里面批评了一顿。
从深城参加宝马汽车集团第三工厂奠基仪式的郑海明,充分的见识到了深城那边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再看看自己曾经奋斗了那么多年的首都汽车制造厂,一片日暮西山的样子,实在是让人很不满意。
自己当初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时候,BJ212卖的还是挺不错的。
几年过去了,销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暴跌。
首都汽车制造厂那边,如今并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案。
这肯定是让陈奇很不满意的。
五机部里面,很多人都把首都汽车制造厂以及相关的配件厂当成是郑海明的嫡系部队。
这些厂的表现,关系到了郑海明在部里面的话语权。
很显然,陈奇带领的首都汽车制造厂,现在拖了郑海明的后腿。
“厂长,一汽和二汽享受了更多的资源,部里面给了那么多的扶持政策。”
“最终也没有搞出什么像样的产品可以出口创汇。”
“我们想要搞出来,哪里有那么容易呢。”
吕坚强也苦着脸。
这个任务他可是不敢揽下来,实在是心中没有任何的信心啊。
国内各个工厂想要搞出口创汇项目都想疯了。
但是真正成功的没有几个。
在汽车行业,除了宝马汽车集团之外,更是没有任何一家厂在这方面的表现是可以拿出来好好宣传一下的。
“你就知道跟一汽和二汽比,你怎么不跟宝马汽车集团比呢?”
“当初江辉去宝马汽车的时候,深城可是完全没有任何的汽车产业基础。”
“可是你看人家,现在不仅整车产量全国第一,发动机产量和变速箱产量,更是遥遥领先。”
“每年都有许多领导去宝马汽车集团参观考察,大家都会注意到江辉以及宝马汽车集团的许多高管都是出身于首都汽车制造厂。”
“为什么我们厂能培养那么多的人才,但是那些人才在厂里面却是没有发挥出才华?”
陈奇说到这里,心里面就更郁闷了。
这是他的错吗?
他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啊。
但是在领导们的眼中,他的工作是不得力的。
早知道当年就跟江辉去混了,指不定成为宝马汽车集团的总工程师或者副厂长之后,日子会比现在要好很多。
他可是有打听过宝马汽车集团的人员待遇,像是侯国明那些人,当初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工资也不算低,一年可以拿到一千多元。
但是跟现在的待遇比起来,就完全没法看了。
单单是厂里面给配的路虎250,就无法用工资去衡量。
更加不用说还有独门独户的别墅分配,更是羡煞旁人啊。
首都汽车制造厂这些年主动离职的人员,十个有九个都是去了宝马汽车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