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按照这么一个搞法,到时候半导体产业的投资规模就非常的巨大了。”
朱建生也算是懂行的人,江辉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他就能大概的想到未来的那种场景。
宝马汽车集团真的有必要这样子做吗?
他心中肯定也会有这样子的担心。
“现在的投资越大,将来的收益也越大。”
“三五年内,也许看不到利润。”
“但是持续发展下去,将来成气候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指不定半导体产业将来会成为集团仅次于汽车产业的存在。”
“甚至因为我们子啊半导体产业上面的优势地位,在国内的地位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江辉都这么说了,朱建生肯定不会再反对。
他知道对于江辉来说,钱本身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就是一个数字问题。
这个时候更多的是追求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了。
“回头我找电子工业部那边的熟人聊一聊,看看能不能给你推荐几个专家协助你把半导体产业搞起来。”
“没有懂行的人,我担心到时候你们集团会吃亏。”
合理合法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朱建生还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更加不用说在他看来这件事情是利国利民,是在电子工业部无法给下属各个半导体企业研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继续保持华夏半导体产业竞争力的好事情。
就算是要卖自己的人情,他都是愿意的。
作为机械工业委员会的二把手,之前江辉提到的机构再改革的事情,他也已经感受到了一些迹象。
那就更加应该早点行动,最好就在这个事情敲定之前,让宝马汽车集团正式的进军半导体产业。
“那就最好不过了。”
“只要有人愿意过来,我们集团新成立的这个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位置,都是可以让出来的。”
“各方面的福利待遇也完全不需要担心。”
“最关键的是我可以承诺未来五年内,岭南半导体的投资和研发费用,不设上限。”
“只要是有利于岭南半导体发展的设备导入、人才导入,我全部都支持。”
“厂长和总工都可以在新公司里头有非常大的权限,我会充分尊重他们的专业意见。”
江辉本来还想着要如何去挖人,现在不用纠结了。
朱建生主动的帮忙把这个任务揽过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以他的级别跟电子工业部那边的领导沟通,要过来的专家的级别和水平肯定都不会低。
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和总工程师的人选,大概率有着落了。
其他一些关键岗位的用人,也值得期待。
虽然岭南半导体也可以从国际上去挖一些人才,但是核心的人员肯定最好还是自己国内的人为好。
要不然后续岭南半导体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之后,这些人大概率就会被其他厂家给挖走。
江辉可不想给别人做了嫁衣裳。
毕竟能够从岭南半导体挖走人的企业,绝对是国际大厂。
国内的竞争对手,不会是江辉的对手。
“你连名字都起好啦?”
“岭南半导体,倒是跟宝马半导体或者南山半导体要更加合适一些。”
“这样子也能淡化你们集团的影响,同时也获得岭南省和深城的大力支持。”
“过去几十年,部委在岭南省这边基本上没有布局什么重大的半导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