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目的都是想要生产晶圆或者芯片用来出口创汇,但是市场就那么大,你的技术是落后的,外面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许多生产线刚刚投产,就陷入到没有零件需要生产的局面之中。
如此局面,自然是跟最初的想法相背离了。
一些人因为这个事情承受压力,甚至被批评,就很正常了。
不过好在大家都是国企,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要多笑话谁。
可是岭南半导体冒出来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把它当成外资企业也好,民营企业也好,它们一成立就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这让其他所有的芯片厂家都脸上无光啊。
上级领导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岭南半导体一个行业新人都知道导入先进一些的生产设备,而你们这些行业专家却是只知道导入完全落后的生产线?
如今产能空置率那么的高,是不是因为当初的决定有问题?
如此种种的质疑,绝对会让许多人都非常的难受。
特别是对于刚刚充足的微电子联合公司来说,岭南半导体的总经理居然是自己这边看不上的张少华来担任,那就更是让人难堪了。
将来岭南半导体搞出成绩出来,领导们会怎么看?
张少华接待参观考察的领导的时候,会不会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想到这些,王宏贵的心中就多了不少的担心。
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新任总经理,当初把张少华踢出核心管理层,也是有他的一份功劳。
他倒也不是真的有多么讨厌张少华,而是位置就那么多,肯定要优先安排自己的嫡系人马。
“王总,我稍微打听了一下,这个岭南半导体跟宝马汽车集团都是属于港城那边宝马科技的子公司。”
“宝马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通过出口创汇挣了不少的钱。”
“在美利坚那边应该也是有一些自己的人脉。”
“这一次能够顺利的从美利坚采购到相对先进的二手设备,跟这些应该是脱不了关系。”
赵东方作为微电子联合公司的总工程师,自然也是第一时间就关注到了岭南半导体的成立。
想到对方马上就要有比自己公司更加先进的各种设备,他的心情就非常的复杂。
他是相对比较纯粹的人,一门心思都是在技术研发上面。
但是这种人能够做到总工程师的位置就顶天了,想要继续往上发展,那就太难了。
到了一定的程度,必须具备很强的向上管理的能力才行。
要不然就只能看着同级别的其他人员不断的升职加薪。
“它们好好的汽车行业挣钱就行了,为什么要来半导体行业蹚浑水呢?”
“这不是在恶心我们吗?”
王宏贵这话应该是说出了不少国内半导体企业管理人员的心声。
国内的半导体企业都存在什么问题,这些业内人士自然是很清楚的。
倒也不是大家都不想改变,而是各方面的原因纠结在一起,就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
芯片行业技术与设备引进的复杂性、审批流程的繁琐、资金与投资的限制、市场与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管理与经营经验的缺乏等,最终必然造成这些企业的竞争力不断的下降。
要是没有“鲶鱼”进来,他们倒也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毕竟大家都是这样子,上级就算是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但是现在岭南半导体成立了,一下就上马了国内最先进的晶圆厂和芯片厂,这让大家怎么活?
关键是现在刚刚宣布要进军半导体行业,明年下半年就要准备量产。
这个速度,他们怎么比?
按照现在重大项目层层审批,层层汇报,层层讨论的流程,要是微电子联合公司此时也启动同样的项目,估计等到明年下班的时候,这个项目都还没有批准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