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张维瞪大眼睛,“上次‘净化项目’就是打着这个旗号洗脑民众!”
“不一样。”小星死死盯着数据流,“这次不是人为操控……是系统自发启动的清除机制。它要把所有无法整合的情绪实体彻底剥离出去。”
“那等于割掉一部分灵魂!”林远怒吼,“你以为人心能像病毒一样删干净吗?”
没人回答。因为他们都知道,若不处理,整个共感网络将崩塌,连带始源之树一同腐朽。
三天后,全球直播开启。GMS宣布执行“阴影分流计划”:在月球背面建立一座封闭式共鸣舱,利用陨石坑天然磁场构筑屏障,将所有负面情绪实体引导至其中封存。方案由科学家、伦理委员会与三位“记忆守望者”代表共同监督实施。
分流开始那夜,小星再次来到南极。B-7地窖入口已被蓝晶覆盖,宛如一座微型神庙。她背着扩音器走下台阶,却发现里面的景象变了。彩色纸鹤消失了,小木桌倾倒,热汤化作一滩黑水。阿木坐在角落,身影模糊不清。
“你要阻止他们吗?”她问。
“我不阻止。”他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只是提醒你,不要以为把黑暗关起来就等于解决了它。它们也是真实的,也曾疼过、爱过、被辜负过。你现在做的选择,和当年把我锁在病房里的医生有什么不同?”
“可总不能让它毁掉一切!”小星几乎喊出来。
“那就别毁掉它们。”阿木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悲悯,“试着听一听。真正的听,不是为了拯救,也不是为了消除,只是为了知道:你们并不孤单。”
她怔住了。
与此同时,月球共鸣舱内,第一波情绪实体涌入。监控画面显示,那些黑雾凝聚成人形,有的蜷缩哭泣,有的怒目嘶吼,有的只是静静站立,仿佛等待审判。科学家准备激活屏蔽场时,小星的声音忽然通过量子链路传入:
“等等。让我试试另一种方式。”
她打开扩音器,播放了一段录音??那是她在昆明共感学校收集的声音合集:孩子们讲述害怕、委屈、嫉妒、羡慕,甚至偷偷说“我希望同桌考砸”的真实念头。没有修饰,没有忏悔,只有赤裸裸的诚实。
黑雾颤动了一下。
接着,第二段录音响起:一位母亲坦白自己曾希望流产成功,因为她觉得自己配不上做妈妈;一名士兵承认他在战场上故意放走了敌军伤员,只为报复长官的冷酷命令;还有一个少年低声说:“我讨厌我家那只狗,因为它总让我想起死去的妹妹。”
每一句话落下,黑雾便淡去一分。那些扭曲的身影渐渐舒展,有的开始流泪,有的轻轻摇头,有的竟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三小时后,最后一缕黑气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柔和的灰光,在共鸣舱中央缓缓旋转,最终凝成一颗卵形晶体,表面流转着银灰色纹路,与始源之树遥相呼应。
“这不是净化。”小星在报告中写道,“这是接纳。我们终于明白,共感的意义不在于消灭阴影,而在于让每一种存在都能被看见、被听见、被允许活下去。”
数月后,这颗“阴影核”被正式命名为“幽光之心”,并接入地球共感网络,作为平衡之力。从此,每当人类集体情绪偏向极端乐观或悲观时,它便会自动调节,释放相应频率予以中和。
然而,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普通人身上。
北京胡同里,一对父子多年冷战后首次坐在一起吃饭。父亲夹菜时手抖,儿子默默帮他稳住碗。两人谁都没说话,但桌上那棵微型心种盆栽悄然开出一朵小白花。
洛杉矶贫民区,帮派青年抢走老人钱包后逃跑,中途停下翻看??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照片和一封信。信上写着:“如果你读到这个,请记得你也值得被爱。”他蹲在街角哭了十分钟,然后把钱包送回,并留下自己仅有的二十美元。
撒哈拉沙漠边缘村庄,干旱持续三年,村民即将迁徙前夕,一名盲童指着远方说:“那边有水的味道。”人们不信,但他坚持。最终挖井队在他指引的位置掘地十米,泉水喷涌而出。事后分析发现,那孩子并非靠嗅觉,而是感应到了地下植物根系传递的情绪波动??它们在“呼救”。
共感不再是少数人的天赋,而成了全人类缓慢觉醒的本能。
又一个春天来临,小星受邀前往格陵兰参加“新生碑林”揭幕仪式。那里竖立着一万两千块碑石,每一块都记载着一段曾被掩盖的苦难,也镌刻着一句来自未来的回应。比如:
>【1945年广岛幸存者日记片段】
>“火从天降,母亲把我埋进土里。她说:‘别怕,等绿芽钻出来,我就回来接你。’可我一直没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