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重启人生 > 0522未卜先知能力的正确用法(第2页)

0522未卜先知能力的正确用法(第2页)

他举起手中的录音笔,按下录制键。

“编号一百四十,姓名未知。”他低声说,“地点:甘肃陇南云坪教学点。事件:离别。内容:三百二十七米风语旗链,十二段童谣合唱,一名七岁男孩在泥地上画的地球耳朵图案,以及……一句未说出口的‘再见’。”

他关掉录音,将笔放进铁盒。

车子发动时,天空裂开一道缝隙,阳光斜劈而下,正好落在那排竹竿上。残留的布条随风轻扬,宛如招手。

他们驶出十公里后,许风吟让司机停车。他独自下车,爬上一处高地,掏出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

“喂,爸。”他说。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才传来沙哑的声音:“……是你啊。这么多年来,第一次主动打电话回家。”

“我在甘肃。”许风吟望着远方层叠的山脉,“刚离开一个只有四十二个学生的学校。他们用麻绳和布条做了‘风语旗’,说风会替他们说话。”

父亲没接话。

“我记得小时候,你也曾问我想要什么。”他继续道,“我说想当广播员,因为喜欢听人讲故事。你说那没出息,让我好好读书考公务员。后来我就再也不说了。”

风掠过耳际,吹散他的话语,却又仿佛将它们卷向更高处。

“但现在我想告诉你,我一直在做一件类似的事。我在收集别人的故事,把它们保存下来,播给更多人听。我不确定有没有用,但至少……有人听见了。”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像是一扇尘封多年的门被推开了一条缝。

“你妈去年走了。”父亲忽然说,“临走前翻你小时候的作业本,看到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想开一家声音博物馆》。她哭了,说对不起,当初不该撕掉你的画。”

许风吟闭上眼,泪水无声滑落。

“我知道。”他说,“我也对不起你们。这么多年,我以为逃离就是自由,其实我只是把自己也埋了起来。”

父子俩在电话两端静默良久。

最后,父亲说:“下次回来,带些录音听听吧。我想……听听那些孩子说什么。”

挂断电话,许风吟仰头看向天空。云层正在散去,湛蓝渐现。他忽然觉得,自己背负多年的愧疚与执念,也在这一刻悄然松动。

下一站是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边缘的一个牧区教学点。由于冬季严寒,学制采用“流动帐篷课堂”,老师骑马巡教,学生随家族迁徙放牧。通信困难,信息闭塞,许多孩子六岁才第一次见到课本。

抵达那天正值初雪,天地一片素白。迎接他们的是一位年近六十的蒙族女教师,名叫其木格。她穿着厚重的羊皮袍,脸上刻满风霜,却眼神清亮。

“你们来得正好。”她说,“再过三天,整个营地就要南迁了。孩子们最多只能留下五天。”

许风吟点头,立即着手布置“声音角落”。但由于地处开阔草原,无法设置固定装置,也无法使用电子设备??风太大,电池耗电极快,音箱极易损坏。

他正苦恼时,其木格老师拿出一只骨笛,递给一个八岁的女孩。“试试这个。”她说。

女孩怯生生地接过,凑到唇边轻轻一吹,笛声悠远苍凉,在雪原上荡开层层涟漪。

许风吟心头一震。

当晚,他召集孩子们围坐在火堆旁,提议举办一场“声音祭”:每个人可以用任何方式表达内心的声音??唱歌、吹奏、讲故事、画画,甚至沉默。他们会在雪地上挖出一个浅坑,把代表各自声音的物品埋进去,并约定十年后同一时间重返此地开启。

孩子们兴奋不已。

第二天清晨,雪地中央已出现近百个小小土坑。有的埋着自制的羊毛玩偶,说是“陪我睡觉的妹妹”;有的放入冻硬的奶疙瘩,写着“留给将来饿肚子的自己”;还有一个小男孩把半截铅笔头裹在红布里,认真地说:“这是我写的第一个字,‘我’。”

最动人的是一个小姑娘,她不会写字,也不善言辞,全程低头搓着一根马尾毛。最后,她将编好的细绳系在一个木雕小鸟的腿上,轻轻放入坑中,然后用手语比划:“风会带着它找到妈妈。妈妈看不见,但她能感觉到。”

赵医生红了眼眶。她蹲下身,用手语回应:“你妈妈一定能听见。”

仪式结束时,众人合力堆起一座雪冢,形似蒙古包,顶部插上那支骨笛。风吹过笛孔,发出低鸣,如同大地的呼吸。

许风吟录下了全过程,并在《回声档案》新增一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