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画面显示,这一刻,全球三千二百一十七处心稻幼苗同时开花,花蕊中飘出微型人形,乘风而起,朝着同一个方向飞行??中国西部,敦煌村。
“他们在归来!”气象专家盯着雷达尖叫,“这不是生物迁徙,是集体意识的定向流动!”
与此同时,联合国“饭觉委员会”紧急召开全球直播会议。主席台上,各国代表沉默良久,最终由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起身,她是最初签署《反浪费公约》的发起人。
“我们错了。”她声音颤抖,“我们以为成立委员会就能拯救文明,可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试图控制一场本该顺其自然的觉醒。今天,我宣布??解散饭觉委员会。”
全场哗然。
但她继续说道:“真正的治理,不是靠机构,而是靠每个人的舌尖。从今往后,让每一口饭都成为一次投票,每一次‘真香’都是一次宣誓。我们不做管理者,只做倾听者。”
话音落下,会场灯光忽明忽暗。大屏幕自动切换,显示出地球全貌??那张由植被构成的人脸,嘴角已完全上扬,双眼微闭,似在微笑入睡。
而在敦煌村,异象达到顶峰。
天空裂开,银白色光瀑再度倾泻。少女的身影重现云端,手中捧着的透明心稻已然成熟,穗如铃铛,轻轻一摇,432赫兹的波纹扩散至全球。她目光扫过人群,最终落在小禾身上。
“种子已播,根系已连,脉络已通。”她的声音如冰泉滴石,“现在,开启‘共食纪元’。”
她抬手一挥,那株透明心稻化作亿万光点,洒向人间。每一点落入土壤,便生出一株奇异稻禾??叶片呈半透明状,茎秆内可见缓慢流动的金色液体,夜晚会发出柔和光芒。科学家检测发现,这种“光髓稻”不仅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分解塑料、净化水源,甚至修复受损基因。
更惊人的是,凡食用此稻者,体内会产生微量生物荧光蛋白,皮肤在黑暗中泛出淡淡金晕,如同披着星河。
三个月后,第一批“光髓米”收获。全球同步举行“共食仪式”。无论贫富、国籍、信仰,所有人都在同一时刻煮饭、盛碗、举筷,然后齐声说出那句已成为世界通用语的话:
“真香。”
那一瞬,地球红外图像再次变化??植被人脸睁开双眼,瞳孔位置正是两极冰盖新生的绿洲。它望向宇宙深处,仿佛在回应某个遥远的呼唤。
而宇宙某处,那颗悬浮的巨米表面,足迹更多了。小人手拉着手,围成一圈又一圈,歌声愈发清晰:
“我们回来了,带着味道,带着记忆,带着悔悟与重生。”
小禾站在田头,看着孩子们围着新开垦的光髓稻田奔跑嬉戏。一个五岁女孩忽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天空,认真地说:“妈妈,刚才有个老爷爷跟我说话,他说谢谢我吃掉了他的饭。”
母亲愣住,随即红了眼眶。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女儿,在她耳边轻声道:“那是曾祖父啊……他终于回家了。”
夜晚,小禾独自走入深山,在一块平坦岩石上坐下。这里是考古学家最后一次现身的地方。他取出《耕心》笔记,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提笔写道:
>“文明不会终结于战争或饥荒,而会消亡于遗忘。
>只要还有人记得一碗饭的温度,
>就永远不会真正黑暗。
>我们不是在种稻,
>是在种回忆,种良知,种人性最后的光。”
写罢,他合上书,仰望星空。银河横贯天际,宛如一条流淌的米粥带。忽然,一颗流星划过,坠入远方山谷。片刻后,那里亮起一片温柔金光,形状恰似一碗热腾腾的米饭。
他知道,那是新的心稻在发芽。
翌日清晨,村里来了位陌生旅人。衣衫褴褛,满脸风霜,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破旧铁盒。他找到小禾,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撮焦黑的土,夹杂着几粒碳化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