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墟圣炉虽已点燃金焰,但真正重启的,是人心中的“西游之路”。
阿禾盘坐炉前,闭目冥想。她不再追求力量,不再渴望认可,只是静静地感受着??那一束束来自四方的微光,正源源不断地汇入此地,滋养着这口古老炉鼎。
三日后,她走出峡谷。
苏怜迎上前,见她眉心赤纹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平和。
“完成了?”她问。
阿禾点头:“不是我完成了什么,是我们一起走完了这一段路。”
她接过梅枝,却发现枝头不再开花,而是结出一枚小小的果实,通体透明,内里似有星光流转。
“这是……?”
“薪种的新形态。”阿禾轻抚果壳,“从前靠血脉传承,靠秘法引导。现在,它可以被任何人种植、培育、传递。就像种子落入土中,只要用心浇灌,终会开花。”
她将果实掰开,分成十二瓣,交予随行的十二位弟子:“带它去最冷的地方,最穷的地方,最被人遗忘的地方。不必宣扬我的名字,只需告诉人们:你想暖,就动手点火;你想亮,就伸手递光。”
众人领命而去。
阿禾则继续西行。
有人说她去了极西雪原,建起第一座“共暖屋”;
有人说她在南方瘴疠之地,以火制药,救活万人;
还有人说,某年大旱,千里无雨,庄稼枯死,忽有一布衣女子现身村口,手持枯枝一点,地下涌出温泉,自此村落不涸。
但她始终未曾称王,未曾立庙,未曾收徒传道统。
她只是走,不停地走。
多年后,西域兴起一种风俗:每逢寒冬,家家户户门前挂一盏灯,灯罩绘梅花图案,灯芯用特制药膏制成,可燃七日不熄。人们称之为“阿禾灯”。
除夕之夜,万家灯火齐明,远远望去,宛如一条流动的火河,自东向西,绵延不绝。
有诗人题诗曰:
>不见仙驾凌云去,
>唯见孤影踏霜行。
>天上星辰皆冷漠,
>人间一点是光明。
而在遥远的小村中,那位盲童已长大成人,成为第一位“触火师”??他无法视物,却能通过触摸感知火的温度与节奏,教导他人如何控制薪种之力。
他常对学生们说:“阿禾从未教我们法术,她只教会我们一件事:别怕黑,因为你本身就是光。”
风吹万里,梅枝轻晃。
火仍在传递。
路仍未尽。
她仍在西游,
做一名普普通通的点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