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雪满龙刀 > 0567爱吗(第2页)

0567爱吗(第2页)

阿野终于转身,准备下山。临行前,主持人追上来,递给他一份纸质文件:“这是‘晨光协议’的最终版本,由十七个记忆驿站联合签署,正式确立其为人类公共情感基础设施。您是见证人之一,请签字。”

他接过笔,在末尾签下名字。就在笔尖离开纸面的瞬间,整份文件忽然自燃,火焰呈幽蓝色,燃烧时不发热,也不产生烟尘,仅持续十余秒便化为细碎光点,随风升腾,融入尚未散尽的极光残影。

“这是规定,”主持人解释,“所有关于‘晨光’的书面记录,最终都要归还给天空。因为它不属于任何人,只属于所有愿意开口的人。”

阿野点头,不再多问。

下山途中,他路过一处废弃雷达站旧址,如今已被改造成“流动记忆馆”的临时驻点。卡车停在坡边,几名志愿者正在整理昨夜收集的口述资料。见他到来,众人惊喜不已,纷纷围拢过来。

“您真的来了!”一名年轻女孩激动地说,“我们正准备把这段故事加入巡回展览??关于一个背着吉他、走遍中国的男人,如何让千万人重新学会说话。”

阿野笑了笑:“我不是主角,你们才是。”

他走进车厢,看见墙上贴满了各地寄来的信件复刻版、录音二维码、手绘地图与家族年表。其中一幅画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根据一位盲人老太太口述绘制的记忆图景:她年轻时与丈夫在江南小镇的生活,小桥流水,油纸伞斜挂屋檐,两人并肩坐在门槛上剥莲子。画面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他说会陪我一辈子,虽然没做到,但我一直记得他的手很暖。”

“这幅画我们要送去她孙子所在的国际学校,”志愿者说,“他已经移民多年,从未听过祖母的故事。”

阿野看着画,忽然问道:“能不能加一句话?”

“当然。”

他在便签纸上写下:“有时候,遗忘不是因为不爱,而是怕太爱,不敢想起。”然后贴在画旁。

当天傍晚,他继续启程。这次的目的地没有坐标,甚至连方向都不明确。他只知道,还有许多地方未曾抵达,还有无数声音等待被听见。

七日后,他进入川西一片原始森林。古木参天,雾气弥漫,路径几乎被落叶覆盖。途中,他遇到一群徒步旅行的学生,正围着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男子听讲。

“这片林子有个传说,”那人说,“每逢雨夜,林深处会响起钢琴声。有人说是个死去的音乐家魂魄未散,也有人说,是某个失踪的女孩还在练习肖邦的《夜曲》。”

阿野停下脚步。

“真的有人听过吗?”一个学生问。

老师摇头:“没人证实。但每年都有人专程来听,甚至带着录音设备。奇怪的是,无论多么先进的仪器,录下来的都只有雨声。”

阿野走近,轻声问:“最近一次是什么时候?”

“上个月十五,大雨倾盆。我们几个在这附近扎营,半夜确实听见了,清清楚楚的琴声,从东北方传来。可等我们打着手电找过去,什么都没有,只有一棵倒下的老杉树,树干中空,里面塞满了发霉的乐谱。”

“我能去看看吗?”

老师惊讶地看着他:“你是……?”

“我只是个路过的人。”他说,“但也许,我能听懂那首曲子。”

一行人引他前往那棵树。果然,树洞深处堆着厚厚一叠残破乐谱,纸张泛黄,字迹模糊。阿野蹲下身,小心翼翼抽出一张,拂去灰尘,辨认出标题:《致不在场的人》??一首原创作品,署名“陈晓棠”。

“这个名字……”他心头一震。

翻开第二页,旋律简单却极富情绪张力,像是一个人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更令他震惊的是,曲末附有一段手写注释:

>“如果有一天你听到这首曲子,请替我说一声:我没有放弃,我只是先走一步。”

他猛然记起??这是三年前“晨光”档案库中编号#103,887的遗言投稿者。一位患有渐冻症的女钢琴教师,在生命最后三个月里,坚持每天创作一小节旋律,并上传至公共频道。她说:“我的身体在死去,但音乐还能走路。”

当时,阿野曾在笔记中写道:“她写的不是曲子,是灵魂的遗书。”

而现在,这首曲子竟以如此方式重现人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