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美食之灵 > 第56章 熟悉的力量(第2页)

第56章 熟悉的力量(第2页)

“尝尝。”他说。

林野咬了一口,闭上眼。刹那间,他看见母亲坐在床边,手里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笑着说:“快喝,凉了就不好吃了。”那笑容虚弱却温暖,像冬日里最后一缕阳光。

他睁开眼,泪水滑落。

“是那个味道……”他哽咽,“真的……回来了。”

陈敬站在一旁,默默递上一块干净的布巾。“记住这种感觉。”他说,“以后你要做的,就是让别人也尝到这样的味道。”

几天后,林野开始正式学习。他从洗锅做起,然后是切菜、控火、调味。他学得很慢,因为腿不方便,动作总比别人迟缓半拍。但他从不抱怨,哪怕烫伤了手,也只是默默包扎后再继续。

一天傍晚,他尝试复刻母亲的粥。米淘好,水加足,火候调至文火慢熬。三小时后,揭开锅盖,香气弥漫,可颜色偏暗,口感略涩。

“差一点。”秦琅尝了一口,平静地说,“你用了太多焦虑。”

林野愣住。

“做饭的人,心要是平的。”秦琅推着轮椅靠近灶台,“你太想还原记忆,反而忘了当下。那碗粥之所以温暖,不是因为它完美,而是因为她为你放下了自己的痛苦。”

林野低头看着锅中微浊的米汤,忽然明白了什么。

第二天清晨,他早早来到餐车,重新熬了一锅。这一次,他一边煮一边轻声哼歌,是他母亲常唱的一首童谣。火候依旧不准,米粒有些粘底,可当赵倩尝过之后,竟红了眼眶。

“这次对了。”她说,“虽然味道不一样,但它有了新的生命。”

那晚,水镜再次浮现文字:

**“传承者名录:林野,男,十七岁,心愿:开一家只收留流浪孩子的餐馆。”**

春去秋来,归真餐车的脚步从未停歇。林野成了第五位常驻成员,负责每日早间的粥品供应。他的粥渐渐有了名气,人们说喝了能做梦,梦见自己最想念的人。

而在南方沿海小镇,一位渔妇收到一瓶蜂蜜马卡龙。她打开盒子时,发现底部压着一张纸条:

**“送给每天天没亮就出海打鱼的你??因为你做的早餐,让整个村子的孩子都有力气上学。”**

她哭了,把马卡龙分给邻居们。每人一口,都说尝到了久违的甜。

与此同时,北方雪原的小屋已被改造成一座驿站,名为“归途”。旅人们路过总会停留,留下粮食,带走一碗热汤。墙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

**“此汤无价,唯以故事交换。”**

有人说,曾在深夜见过一位老人在此煮汤,白发苍苍,背影佝偻,手法却娴熟无比。等天亮时,他人已不见,只留下锅中余温未散的汤,和桌上一张字条:

**“第九次重启失败,但我学会了做饭。这一次,我不再试图拯救世界,只想喂饱一个饿着的人。”**

消息传回城市,洛米站在老槐树下,久久不语。她取出水镜,轻声问:“他还活着吗?”

镜面涟漪荡开,显现出一片广袤麦田。老者坐在田埂上,正低头揉面。他抬起头,对着镜中的她微笑,嘴唇微动,无声说出两个字:

**“回家。”**

她终于落泪。

多年以后,这座城市已彻底复苏。高楼重建,绿意蔓延,孩子们在公园奔跑,笑声洒满街头。归真餐车不再移动,而是永久停靠在市中心广场,成为一座小型纪念馆兼公益厨房。

门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没有名字,只刻着一句话:

**“当你愿意为陌生人点亮灶火,你就已是英雄。”**

每年春天,总有无数人自发前来,带上食材,轮流掌勺。他们中有医生、教师、工人、学生,甚至曾是罪犯的流浪者。他们不说过去,只问一句:“今天想吃什么?”

而每当夜幕降临,老槐树下的长椅总会坐着几位老人,讲述那段关于白面包、热汤与星光粉末的故事。孩子们围坐倾听,眼睛闪闪发亮。

其中一个孩子仰头问:“奶奶,美食之灵真的存在吗?”

老人笑着摸摸他的头:“当然存在。它不在天上,也不在传说里。它就在你外婆每天早晨为你煎的鸡蛋里,在你爸爸加班回来仍坚持煮的面条里,在每一个不肯放弃爱的人心里。”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说:“我长大也要学会做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