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华娱:从选秀顶流开始 > 第四十章 洛杉矶燃冬 倒也没那么燃(第2页)

第四十章 洛杉矶燃冬 倒也没那么燃(第2页)

这段录音后来成了他在柏林演讲的底稿。

出发前夜,全团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送别音乐会。地点就在基地后院的露天平台,挂了几串彩灯,摆了几十把椅子。没有华丽布景,只有吉他、手鼓和小满的手语伴舞。

压轴曲是他从未公开演唱过的《锈钉与翅膀》完整版。当他唱到“他们折断我的翅膀却忘了风生来就不属于谁”时,全场观众自发打开手机闪光灯,汇成一片流动的星河。

谢幕后,小满走过来,递给他一只手工编织的腕带,深蓝色,缀着银线。“这是我用五个人的头发混织的。”她说,“戴着它,你就永远连着我们。”

林曜郑重系上,感觉手腕一沉,像是接过了某种誓言。

飞机起飞那天,天气晴朗。舷窗外云海翻涌,如同无数未完成的梦想在奔腾。苏然坐在身旁,戴着降噪耳机,正在剪辑《星轨》的纪录片素材。林曜闭目养神,脑海里却不断浮现那些面孔:蜷缩在角落的光缝、倔强举起双手的小满、抱着吉他不肯放手的阿哲、还有十年前躺在病床上那个绝望的自己。

七小时后,柏林机场抵达大厅。冷风扑面,异国口音此起彼伏。接机的是基金会代表,一位戴眼镜的德国女士,名叫艾琳娜。她握着林曜的手说:“昨晚我看了《星轨》直播录像,哭了三次。尤其是那句‘我要成为光源’……这正是我们设立青年创造力奖的初衷。”

入住酒店后,林曜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电脑,上传《锈钉与翅膀》的录音版本至星光计划云端服务器,并附言:“送给所有正在黑暗中练习发声的人。”

接下来两天,他参加了三场闭门评审会。来自全球二十多个国家的青年项目齐聚一堂:有非洲盲童组建的打击乐团,有叙利亚难民少女用废墟瓦砾制作的装置艺术,还有北欧极地社区记录冰川融化的声景日记。每一个故事都沉重而炽热,像极地永夜中燃烧的篝火。

轮到他发表主旨演讲那天,会场座无虚席。各国媒体架起长枪短炮,直播信号传向世界各地。主持人介绍他时用了三个标签:“中国选秀传奇”、“残障艺术家”、“社会创新推动者”。

林曜走上台,没有西装革履,依旧穿着那件洗白的黑T恤,右腿的拐杖轻轻靠在讲台边。他摘下助听器里的降噪模块,确保自己能清晰听到现场每一丝动静。

灯光聚焦,全场静默。

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手语:“我在。”

随即,翻译员同步说出中文与英文。台下许多人愣住,继而爆发出掌声。

“我说不出完美的外语,也写不出标准的学术论文。”他平静地说,“所以我决定用最朴素的方式讲话??讲真实发生的事。”

接下来的四十五分钟,他讲述了《星轨》的诞生过程,讲小满如何用风感知音高,讲光缝如何用地磁波动安抚神经,讲五名流浪少年如何在废弃天文台找到属于自己的时间刻度。

“我们总以为创造力来自灵感、技巧或资源。”他说,“但我在星光计划学到的是:创造力首先是一种生存本能。当你被世界排除在外,你就会发明新的语言、新的节奏、新的存在方式。这不是艺术的选择,是生命的挣扎。”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台下。

“所以我今天不谈‘如何培养创造力’,我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有没有准备好接受那些‘不正常’的创造?当一个聋人用手势谱写交响乐,当一个自闭症患者用噪音构建秩序,当一个残障者拒绝被怜悯只要被倾听??我们是否愿意放下偏见,承认这些也是美,也是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会场寂静如深夜。

“如果我们只奖励符合标准的答案,那我们就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创新。真正的创造者,往往是那些被体制甩出去的人。他们不在中心,而在边缘;不在聚光灯下,而在阴影里。但正是他们,一次次把光重新定义。”

掌声骤然炸响,持续超过五分钟。许多评委站起来鼓掌,艾琳娜抹着眼泪走上台拥抱他。

当天晚上,国际多家媒体以《来自东方的觉醒之声》为题报道了他的演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转发全文,并邀请“星光计划”参与明年“全球包容性艺术倡议”。

而在中国,#林曜柏林演讲#迅速登上热搜榜首。视频片段中,他说:“不要教孩子模仿成功,要教他们尊重不同。因为未来不属于复制者,属于重建者。”

这句话被无数学校打印张贴在音乐教室墙上。

第三天清晨,林曜独自步行至柏林墙遗址公园。秋叶纷飞,涂鸦斑驳。他在一段残垣前停下,从包里取出小满给的腕带,轻轻系在铁丝网上。旁边游客好奇询问,他笑着用英语说:“这是连接远方的绳子。”

回国航班上,他收到一条微信:教育部正式发文,将“感官友好剧场”纳入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试点,首批十个城市启动改造。附件里有一张照片??某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们正戴着振动手环观看《星轨》巡演,脸上洋溢着纯粹的笑容。

他把手机贴在胸口,闭上眼。

他知道,有些改变不会立刻显现,但它确实在发生,像种子埋进冻土,等待春天。

飞机降落北京首都机场时,已是傍晚。出口处,一群人举着灯牌等候,上面写着:“欢迎回家,光源制造者。”

最前面的,是小满、阿哲和光缝。他们没有喊口号,只是齐齐打出一组手语。

林曜远远望着,眼眶发热。

那句话是:“我们一直在发光,因为你教会我们抬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