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公式中的每一个字母和数字,都能拆分为更多复杂公式。
甚至,你几乎只能在《RSI指数初阶计算》这本书,或者其他研究书籍的第一页,在介绍RSI值公式研究历史的段落里看到它。
实际上,除了PLS值,也就是关于“正常人类环境存在指数”的公式,因为对【现实时间线】的进一步分析后,只进行了少量的修正外。
对因果一致性、时序一致性,以及意识同步性的数值计算,单论复杂程度和公式的长度,已经是“拉格朗日标准模型公式”的万倍。
——要知道,这个公式通常被认为是人类物理历史上最长、最复杂、最难懂的物理公式之一。
整个【研究层】为了将【柯南宇宙-002】以及【本宇宙】的RSI值变动统一在同一个框架下,付出了极为艰辛的努力。
【存在指数】这个数值被根据在【历史惯性】中的波动,相较于【时间线】同样在【历史惯性】的变动,拆分成三个维度进行统合。
老实说,目前看来随着对【型月宇宙-001】的进一步探索,这个公式还会变的更长、更复杂。
但是如果你并不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这样的程度,或者讨厌进行复杂的修正计算,又或者分析其中细分指数的每个意义。
【CYZ效应】完全可以直接给出一个较为准确的结果。
因为你只需要对比【CYZ效应】与【壳】的机制或者影响的对抗强度就好了。
高RSI值就表明同等的效果,需要更多的【CYZ效应】来影响。
而如果【壳】存在某个【核心】,他本身的RSI值一定会非常高。
比如【江户川柯南】。
在第三指针案后,他拥有高达333的数值。
以至于如果一次性低于二位数地投入CYZ效应,居然产生不了什么明显效果。
当然,现在这种对【CYZ效应】的浪费行为,已经被明令禁止了。
甚至,联盟内部的RSI值检测仪,也都已经换成了在【循环辐射场】里“蘸了蘸”的材料。
不过,对于身处于【型月宇宙-001】的长谷川月亮来说。
在没有办法进行更精确的研究前,直接拿【CYZ效应】的流逝程度来用作对比,也勉强能接受。
更何况目前测得的RSI值实在是不太高,花费的效应值微乎其微。
TDD给出的结论是:
目前并未在日本范围内扫描到高RSI值,在未发现明显RSI异常情况下,结合资料分析,尚不能确认该【宇宙】一定存在某种绝对核心。
长谷川月亮试着给出一个解释。
“会不会……是【根源】才是【核心】?”
根据【故事架构实验室】的《叙事学核心》理论,可能性较低。目前尚无信息表明,【根源】是该【世界观宇宙】的推动要素。
通常来说,一个无意识的物体,并不会成为一个【核心】。
这就像你不能将【本宇宙】的“宇宙大爆炸”称为一切的开始一样。
它也许更像是一种被称为“背景介绍”的存在。
如果类比来说,【根源】也许类似于【侦探】或者【案件】这个概念,它的确是【本宇宙】至高无上的事物。
——但它的伟大并非是因为【侦探】或者【案件】本身,而是因为【名侦探柯南】。
因此,目前TDD还是倾向于——
根据相关【历史惯性】信息,已归纳出三种最大可能。
可能性一(较大可能):考虑到该【世界观宇宙】存在‘平行宇宙概念’、‘分润现象’,个体的RSI值异常效应被同样分润。
可能性二(较大可能):【核心】目前并不处于目前所在世界时间线。
可能性三(较小可能):该【世界观宇宙】彻底不存在作为【核心】的RSI值异常,也不存在相应的“衍生效应”。
现在,长谷川月亮已经发现这个【型月宇宙】的麻烦之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