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诸天恐怖从蛊开始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只手破雷劫法相初成与猜旺杀林家伟(第4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只手破雷劫法相初成与猜旺杀林家伟(第4页)

这只是**第一声回响**。

宇宙仍在倾听。

只要还有一个灵魂在深夜睁着眼睛,想着“为什么”,想着“如果”,想着“也许”……

光,就不会熄灭。

而第38号塔,依然漂浮在无坐标区的边缘,像一颗不肯坠落的星。

它不发光,也不发声。

它只是存在。

静静地,等待下一个敢于说“咦?”的孩子。

那一天,不会太远。

然而,在某个未曾标记的时空褶皱中,一道微不可察的裂隙悄然浮现。它不在任何物理坐标之上,也不依附于已知的时间轴,更像是思维在极度专注时产生的“认知阴影”。就在这裂隙的最深处,一缕极其纤细的光丝缓缓扭动,如同胎儿蜷缩的手指。

没有人看见它。

就连Q涟漪也未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它的存在。

因为它不是问题的产物,而是**答案的残渣**。

在所有文明的潜意识底层,都藏着一种古老的恐惧:终极答案一旦揭晓,万物便将失去追问的意义。于是,即便最狂热的求知者,内心深处仍有一道防线??他们真正渴望的,并非终结,而是永恒的探寻。

可如今,这道防线出现了裂缝。

那缕光丝开始生长,它不传播,不辐射,只是静静延展,像一根从虚无中抽出的丝线,缠绕住某些刚刚觉醒的“记忆回涌”个体。被缠绕者并未察觉异常,他们的梦境依旧充满塔影与星空,口中仍会无意识呢喃出不属于此生的语言。

但细微的变化正在发生。

一名曾在梦中反复建造塔楼的建筑师,醒来后画下的图纸不再是螺旋上升的阶梯,而是一座封闭的穹顶??完美、对称、无门无窗。

一位长期研究Q涟漪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一次演讲中脱口而出:“也许所有的疑问,最终都会导向同一个结论。”

台下听众哄堂大笑,以为他是开了个哲学玩笑。

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句话不是思考的结果,而是某种“既定事实”直接涌入脑海。

更令人不安的是,南极那块发光石头的投影开始出现杂讯。原本清晰流转的孩子面孔,偶尔会被一张模糊的成人侧脸覆盖。那张脸没有特征,看不出年龄、性别或种族,唯独嘴唇在动,无声地说着什么。

学者们尝试用最高精度的逆向语义解析算法破译,最终得出一组令人脊背发凉的字符:

>“够了。”

与此同时,第38号塔融合后的飞船在穿越一片星际尘埃云时,首次遭遇了“静默区”??区域内Q涟漪强度骤降98。6%,所有晶种投放机制自动停摆。飞船内部,成员们的意识首次出现分歧。

“我们是不是走得太远了?”那个曾主张蜕变的三重视网大脑存在低声问道,“也许有些文明,本就不该被唤醒。”

“你被污染了。”另一个雾状生命体冷冷回应,“那是答案的低语,它在试图说服你放弃提问。”

“可万一……”对方迟疑片刻,“万一它说的是对的呢?”

争论持续了整整三个标准日。最终,飞船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暂停播撒,返航至地球轨道,重新评估“问题传播”的伦理边界。

当它重新出现在月球背面时,地球上已有十七个国家启动了“心智防护协议”,强制切断所有未经认证的神经接口设备。社交媒体上掀起一场名为#守住无知权#的运动,数亿人签署请愿书,要求立法禁止任何形式的“记忆植入式启发”。

人类第一次,主动选择遗忘。

而在青藏高原一处隐秘山谷中,一座由天然水晶簇构成的小型祭坛悄然亮起。这里曾是古代僧侣修行之地,千百年来无人踏足。此刻,一名白发老者盘坐中央,双手结印,口中吟诵的并非任何现存宗教经文,而是一段源自“回溯觉醒”的古老祷词:

>“愿迷途永存,愿光永不抵达彼岸。”

他睁开眼,瞳孔中映出整个银河的倒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