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集中起来,用在对外军事扩张抵御外敌入侵之上!
至于其他的,等国家保住了,没有被其他国家吞并,而是吞并了其他国家,得以壮大后,再去考虑要不要解决。
其实,也不是非解决不可的。
——墨家也没什么不好的嘛
一群打了鸡血的理想主义者,义务劳动式的帮忙统治国家,既不伸手要高官厚禄,也不在私底下蝇营狗苟,贪污腐败;
很好嘛!
什么?
你说这会动摇我的统治根基?
哎哟,你可别跟我说这么深奥的问题。
我可是肉食者。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嘛……
大多数小国,都选择了成本更低、更有利于社会稳定,且能最大限度调动民众‘奉献精神’的墨家,来作为本国的执政学派。
反倒是那些大国、强国,走向了另外一个低端,选择了杨朱唯我之道。
原因也很简单:对于这些大国、强国而言,重要的不是底层民众的奉献精神,而是对外扩张时的‘师出有名’。
如果选了墨家,那这些大国、强国对外扩张,就有违‘兼爱非攻’,乃是不义之战;
反之,选了杨朱,那就简单多了——杨朱唯我,不以物累!
我只管我自己舒服,哪管你死活?
别跟我说什么仁不仁义、道不道德的,我读《杨朱》的!
按俺们杨朱之士的价值观,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活着,那我弄死你,就是在帮你!
你非但不应该怪我,反而还应该感谢我给了你一个痛快!
于是,天下学术思想界,半杨半墨,非归杨,即归墨。
而到了如今汉室,情况却不同了。
——作为华夏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以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长治久安,长久延续的统一政权,汉室所需要考量的问题,和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全然不同。
战国初期,各国可以说‘先把精力放在对外战争上,内部势力先丢给墨家去管,用他们最省钱’,但作为统一政权的汉家却不能这么想。
因为统一政权的根基,在于大一统、在于中央集权。
华夏文明从分裂、从封建制度,走向统一、走向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是在不断提高对地方的统治力度,提高对地方的掌控力度的。
对于统一政权而言,每一个加速中央集权进程、每一个提高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度的方式,都是值得考虑的;
反之,每一个破坏中央集权、降低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度的方案,都应该被毫不迟疑的驳斥并取缔。
战国各诸侯小家子气,可以念在墨家‘省心省钱’的份上暂且用着;
但汉家不行。
汉家绝对不能因为墨家官员清廉、能干、积极性高,能让上级、让中央朝堂省心,就对墨家放任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