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母后是忧心元乐反水,故而出言提醒。其实元乐官阶不高,从来不曾接手东宫的要务。
陆恒年岁与弟弟们相差不少,跟随父皇在外打理政务,只依稀知晓少时的祈安与元乐关系不错。
但当年祈安离京,元乐没有跟随。这个节骨眼上,宣平侯府又百般向东宫示好,意图靠向东宫。
宣平侯府在朝实力不俗,纵然前时摇摆不定,陆恒还是没有将其拒之门外。
而宣平侯府新一辈资质平平,最能拿得出手的便是元乐。
依诚钰的意思,宣平侯府没有尽早归顺,合该给个教训。由元乐来拟贬斥祈安出京的诏书,便是诚钰的主意,也好断了宣平侯府的后路。
虽说并不曾放心对元乐委以重任,但这几年考量下来,陆恒对这位顾家二郎君的才干与心性还是颇为认可,他干净正直得不似宣平侯的儿子。
陆恒已有打算,往后若将元乐外派为官,好生历练,他必定能造福一方百姓。
如今祈安与元乐间横亘了那封贬斥诏书,但陆恒瞧祈安好似没有与他计较的意思。
陆恒笑着摇了摇头,在其他人、其他事上,倒不曾见祈安有如此以德报怨的宽广心胸。
朝会散去,此番点出的将领,皆去淮王府中议事,武安侯也不例外。
相较之下,显得昭王府尤为冷清。
各处点兵点将,甄源与秦钰也有公务在身。
朝廷用兵,陆憬却是难得的清闲。
尚书省无要事,兵部与户部暂以军用为先。陆憬回到王府书房中,却见惯例摆着的筒车旁,忽地多了一方锦匣。
孙敬禀道:“殿下,这是顾大人托孟将军给您送来的。”
孙敬收下后,想了想就摆到昭王殿下书案前。
他奉完茶水,躬身退下。
日光映照,锦匣的雕饰颇具巧思。
陆憬打开栓扣,里间是一对木雕。
陆憬逐一取出,略略打量,刻的都是他。
第一件是战场上策马冲阵,袭敌营;另一件是执弓搭箭,取敌首。
长弓甚至可以取下,换上匣中的佩剑。
第59章同榻
“殿下。”
孙敬原本在王府书房外守着,听得里间传唤,赶忙入内听候吩咐。
“去备车驾,晚些本王要进宫一趟。”
“哎,奴才省得。”
孙敬一喜,立刻着手去办。陛下与殿下再怎么样都是亲父子,年后这般不冷不热地僵着总不妥当。还得是顾大人相劝,殿下多少能听进去几分。
陆憬将新添的两件木雕摆于书案另一角,留出合适的位置。
今日入宫,也单是为了请安罢了。
御书房外,谢谦奉旨入见。
高进先提醒他道:“谢将军,顾大人还在里头。”
顾大人?“无需。”
明旨反而无趣,顾宁熙尚有气性。
陆憬合上手中奏疏:“去办罢。”
“下官领旨。”“替我呈上去给左侍郎罢。”
自请调任出京的文案早便拟好,一直压在顾宁熙案头。
今晨左侍郎身边的人旁敲侧击问起,她顺水推舟。
崔令史应是,接过顾宁熙递来的疏案,很快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