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一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的讨论热情还没有下去。
nbsp;nbsp;nbsp;nbsp;下午第一节课是陈光苏老师的《现代文学史》,她一进来就说道:“我看杂志时竟然看到了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宋知南同学,祝贺你,《他的家,她的冢》写得非常好,这是你的处、女作吗?”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笑着说道:“陈老师,这是我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的处男作。”
nbsp;nbsp;nbsp;nbsp;陈老师笑着说:“其实叫处男作也未尝不可,反正都是一个意思。宋同学的小说写得很深刻,风格辛辣犀利。你继续努力,希望你将来也能进文学史。”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点头:“谢谢老师鼓励,我应该能进的。”
nbsp;nbsp;nbsp;nbsp;女生继续哈哈哈,有的男生则发出几声冷笑,还进文学史,这牛皮是不是吹得太大了?不就发表了一篇小说吗?他们要写也一定能行。有的男生已经下定决心回去就写。
nbsp;nbsp;nbsp;nbsp;第一节课上完,就听到有同学来通知宋知南去办公室:“宋知南,吕老师叫你过去。”
nbsp;nbsp;nbsp;nbsp;“哦好的。”
nbsp;nbsp;nbsp;nbsp;吕坐琴有一间小办室,但她平常一般待在大办公室里,宋知南就是在大办公室里见到她的。
nbsp;nbsp;nbsp;nbsp;吕会琴一改往日的严肃,这会儿显得十分亲切,“宋同学,中午的时候,我的老熟人,首都《杂文周刊》的主编周博华同志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帮他找人,没想到他要找的人就是你,你说巧不巧?”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忙说:“半个月前,《杂文周刊》的编辑要了我两篇稿子,是不是因为这事?”
nbsp;nbsp;nbsp;nbsp;吕会琴点头:“对,就是这事,他说你的文章需要修改,需要征得你的同意,写信太耽误事儿,可你又没留电话,他只能打到我这儿,让我帮忙找找看。”
nbsp;nbsp;nbsp;nbsp;“麻烦老师了,下回我会留报刊停的电话。”
nbsp;nbsp;nbsp;nbsp;“你等几分钟,老周一会儿还要打来。”
nbsp;nbsp;nbsp;nbsp;“好的。”
nbsp;nbsp;nbsp;nbsp;在等待期间,也没冷场,两人便闲聊起来。
nbsp;nbsp;nbsp;nbsp;吕会琴好奇地问:“你怎么想起写杂文了?”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老实回答:“我写的是小说,本来想投给《九月》和《燕京文学》,他们的编辑说风格不符,《杂文周刊》的编辑说跟他们的风格相符就把稿子要了过去。”
nbsp;nbsp;nbsp;nbsp;“你写文章的风格跟你平常的说话风格一样吗?”
nbsp;nbsp;nbsp;nbsp;“那当然一样,风格即人。”
nbsp;nbsp;nbsp;nbsp;“那我就不奇怪了,我觉得你挺适合写杂文的。”
nbsp;nbsp;nbsp;nbsp;两人正聊着,电话叮铃铃响了起来。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接起电话,喂了一声,先自报家门,周主编普通话挺标准,语气相当客气:“宋同志,您的两篇稿子通过了终审,就是有一些词句需要修改,您同意修改吗?”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思考片刻,答道:“只要别改我的主体结构,细枝末节可以修改。”
nbsp;nbsp;nbsp;nbsp;“那太好了。”
nbsp;nbsp;nbsp;nbsp;两人简单交流了一下修改意见,宋知南留下了报刊亭的电话,约定好下次再联系。
nbsp;nbsp;nbsp;nbsp;“吕老师,麻烦您了,我回去上课了,再见。”
nbsp;nbsp;nbsp;nbsp;吕会琴语重心长地嘱咐宋知南一句:“宋同学,你很有才华,也很有个性,但是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nbsp;nbsp;nbsp;nbsp;她说这话是基于自己的人生经验,十年运动中,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那些有才华有个性的同事。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笑道:“吕老师,您的话也没错,在过去的时代确实是这样。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这棵树不但秀还粗,就是防风的,俗称防风林。”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的话音一落,办公室里响起了此起彼伏的笑声。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大大方方地冲大家打招呼:“各位老师,我说得是不是很好?”
nbsp;nbsp;nbsp;nbsp;“好,很好。”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在一阵笑声中离开了办公室。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刚回到班里,魏秋月就递给她一张汇款单,“你的稿费单到了。”
nbsp;nbsp;nbsp;nbsp;宋知南还没来得及看,就被别的同学抢走了。
nbsp;nbsp;nbsp;nbsp;“我的天,90块,竟然有90块。不行,我也要投稿。”
nbsp;nbsp;nbsp;nbsp;“90块钱,顶我爸两个月的工资了。”
nbsp;nbsp;nbsp;nbsp;“够我花大半年了。”
nbsp;nbsp;nbsp;nbsp;“宋大户,你要请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