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欢庆的日子,如何能不喜?
耳边成肃似乎在说些什么,言语中难掩欣悦和赞许,随行官佐更不吝赞美之词。
成之染侧首,目光所及之处,道旁列队相迎的军士,街头翘首相望的百姓,如花团锦簇,欢呼声此起彼伏。
他们兴奋而好奇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将人打量着。
她不由得一笑,不知这笑意落入谁的眼底,多少年以后,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前代风云过往里,长街马上少年郎。
从劳歌渡到东府城,这条路显得格外漫长。
尘埃落定,喧嚣散尽,成之染犹自出神,肩膀却被人拍了拍。
成肃看着她,那目光深沉而复杂,眉宇间洋溢的是不尽欣慰。
“狸奴啊……”
她恍然置身于内堂,一大家子齐齐围坐着,满怀期待地望着她。
她一一拜见了祖母温老夫人和两位叔母,离京前尚在襁褓之中的八郎治远,如今已经能新奇地喊她阿姊。家中又添了人丁,小一些的阿弟阿妹,她快要认不清了。
蜀中千里山川渐远,成之染突然笑了笑,原来她真的回来了。
温老夫人拉着她的手,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皱纹一朵朵挤在一起,仿佛在凛凛冬日开出花来。
“狸奴,我的好孙儿……”温老夫人瞅着她,感慨道,“离家这么久,吃了不少苦罢?看这小脸又瘦了……”
成之染听着老人家絮絮叨叨,胸中回荡着一股暖意,她又认认真真看过这一大家子,一时间百感交集。
成襄远挤到前头,道:“祖母,我阿姊可厉害了,这一路上有好多故事!”
他滔滔不绝地说起来,引得众人一阵阵惊叹。
成之染笑而不语,侧首迎上宗纫秋专注的目光。那目光中有赞许之意,又夹杂着歆羡之情,眼眸深处,却是难言的哀惋和欣慰。
她自成誉病归后便移居府中,向来是深居简出,平日里不见喜色。如今大仇得报,失地也已收复,也算了却了至深至重的一桩心事。
宗棠齐返回金陵以后,兜兜转转,又出任右卫将军,一切仿佛又回到起点。但宗纫秋明白,有些事已悄然发生转机。
她只是望着成之染,唇角浮起一丝浅淡的笑意。
第234章太平
太尉府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家宴,为成之染姊弟两个接风洗尘。席间成肃多说了许多话,成之染许久没看到他如此开怀,心头萦绕多时的哀愁和怅惘,一时之间都难以说出口了。
成肃亦察觉她的迟疑,宴散之后,夜凉如水,他唤住成之染,父女二人沿着回廊缓缓踱步。
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成肃沉吟许久,问道:“狸奴,你可有心事?”
成之染心头纷乱,年来诸事,竟不知从何说起。
成肃笑了笑,道:“也不急在这一时。眼下且好生歇息,有什么事情,想清楚再说。”
成之染止步,目光幽幽地望着他,终究拱手道别。
侍女们欢天喜地地将人接回住处。屋舍依旧,还是她离开时的模样,灯火盈盈,纤尘不染,看得出时时有人打理。
阿喜笑道:“女郎回来不容易,往后总算能安下心来了。”
成之染坐在榻上,抚摸着锦衾绣被,粗糙的指尖缓缓摩挲,恍然如梦。军中的日子过久了,不得不说,她还是有些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