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长公主升职手札 > 第252章(第3页)

第252章(第3页)

成之染向岑汝生示意,这劝降书如何来写,便交给他来把关。

诸军在南顿城中安顿下来,军令严明,与百姓秋毫无犯。成之染择机又将太守褚项之请到中军,对方虽惊诧,言谈举止倒也拿得上台面,至少比那位宇文刺史更像一位守土之官。

褚项之出身河南褚氏,亦是百年间赫赫有名的世家大族,只不过仕宦于战乱之地,南强则归于南,北强则归于北,如同蒲苇般摇荡其间,堪堪在两国交锋中安身立足。

成之染问他:“那日在城头,使君吟咏古人之作,音声慷慨,情动于中,令在下闻之恻然。不知阁下有何愁思,竟至于此?”

那日在城头相隔甚远,褚项之只看出这主帅颇为年少,如今业已知晓她竟是女子之身,更惊骇不已,想到南境依稀听闻的太平侯传言,自不敢再对眼前这人等闲视之。

他甚至有些后悔,当日若早知太平侯亲临,他也不必与宇文弘故弄玄虚,做那些螳臂当车的无谓之举。

如今见成之染发问,褚项之更是惭愧,叹息道:“太平侯有所不知,下官累世为汉家高门,不得已委身臣事于胡虏,卑辱先祖,为世人所笑,心中亦不平。只是那宇文先主,多少也是个雄才大略的人物,这些年边关稍稍安定,百姓也得以休养生息。然而如今在长安那位,较之其父,相去甚远,这伪朝内忧外患,边城也危如累卵,下官身负守土之责,内中煎熬,日甚一日。幸而太平侯到此,下官如今,算是解脱了。”

成之染略一沉吟:“阁下所说的,可是周主宇文绎?”

褚项之颔首:“下官不曾到关中,不过这些年,却也听说了许多。宇文绎虽是宇文盛长子,因资质平庸,迟迟没有被立为储君。后来即便是做了储君,却是被几个兄弟踩在脚底,过了许多年窝囊日子。年初宇文盛病逝,传言中亦有一番动荡,宇文绎杀了兄弟,这才站稳了脚跟。”

他滔滔不绝,见成之染沉思不语,生怕她不信,又道:“那宇文刺史乃是伪朝宗室,原本在关中,只因宇文盛诸子争立,他受了牵连,才被发配到这边地。我看宇文氏朝廷,如今也该到头了!”

他所言之事,成之染亦有耳闻。宫禁秘事传到边郡来,继位的储君也饱受非议,如此看来,关中的威望已大不如前。对王师北伐而言,这无疑是天大的利好。

果然,诸军驻守于南顿城数日,接连收到四方郡县投诚的音讯。自颖水溯流而上,旧日梁郡、汝南、颍川诸郡屯守望风款附,兵锋未到而献城投降。

旗开得胜,倒也是喜事一桩。

第282章部曲

成之染派人给寿阳城的宗棠齐传去消息,又留下些许人马驻守南顿城。诸军乘势北上,向颍川郡治许昌城进发。

时值深秋,凉风日甚。宇文氏陈郡太守献城投降,数千人马便停驻在郡城。数日来大军所向披靡,所到之处士民相迎,箪食壶浆以待王师。唯独二百里外的许昌不肯降,宇文弘的劝降书被扔出城外,连成之染派去的使者都吃了闭门羹。

许昌城是护卫旧都洛阳的藩篱重镇,亦曾是前代陪都。河南为天下之中,许昌又为河南之中,北距大河二百里,西控重镇虎牢关,于淮汉之防亦形胜之区,更是此去洛阳不可不收入囊中的要地。

先前派到许昌城中的细作回禀,许昌城城防坚固,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诸将佐闻讯都眉头紧锁,心知硬碰硬绝非上策。

暮色低沉,成之染默然无言,只是在灯下揉了揉眉心,冷不丁问道:“钟将军、沈将军两路人马,可有消息了?”

宗寄罗答道:“尚无音信。”

成之染颔首:“如今倒也不着急,这许昌,我有的是耐心。”

诸将佐正要散去,有小卒进帐禀报:“城外来了一行人马,约莫上千人,为首的自称颍川荀敬德,前来拜会将军。”

“荀敬德?”成之染询问众人,“可有人听说过他?”

众人均不知。

徐崇朝道:“荀氏乃颍川郡百年望族,此人坐拥兵众,却亲来拜会,见一见倒也无妨。”

成之染颔首,命人将这位荀敬德请到中军。

夜幕低垂,中军高堂内灯火摇曳,映照出两人相对而坐的身影。

荀敬德正值壮年,身姿魁梧,端坐于成之染下首。他震惊于远道而来的王师统帅竟如此年轻,决绝而期待的目光平添了几分审视。

成之染处之泰然。她年少登朝,封侯拜将,朝野上下诸军内外,如此审视的目光不知凡几,沉毅英秀的面容一如既往,恬淡自持又仿佛超然物外。

“荀郎君,”她音声清朗,打破了堂中寂静,“阁下亲率部曲千余人前来,个中胆魄,委实令人敬佩。只是我心中仍有疑惑,望阁下不吝赐教。”

荀敬德微微欠身,言语间殊为诚恳:“太平侯言重。荀某不过是一介莽夫,听闻王师南来,吊民伐罪,感佩于心,方敢斗胆前来投奔。天下乱世,至今已有百年,唯有明主方能赈济苍生。太平侯英明神武,心系百姓,荀某愿追随太平侯,共谋大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