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再孤单了。”
>“我能感觉到阳光照在脸上的温度。”
这是第一个回归的碎片??**赤莲?忆**,象征记忆的复苏。
紧接着,北海道传来消息:那位种稻的小女孩家中,地窖墙壁自动浮现出第二枚符文图案,对应节点位于富士山脚下的一座废弃神社。当地村民称,每逢雨夜,神社钟声自鸣,声波频率恰好与逆莲核共振。
第三处现身于巴黎地下墓穴,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的壁画突然发光,揭示出隐藏通道,尽头供奉着银白色晶体??**银莲?思**,代表理性与情感的平衡。
四个、五个、六个……
半年之内,全球已有七处节点确认位置,两枚碎片成功回收。林晚的身体也随之发生变化:她不再需要睡眠,情绪波动极少,却能在瞬间感知方圆十里内所有人的情绪状态。她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还算是“人”。
某夜,她在梦中见到母亲。
女人站在花海之中,微笑望着她:“别怕变强,也别怕孤独。真正的共感,不是读取他人,而是愿意为陌生人流下一滴眼泪。”
醒来时,窗外正飘着细雨。
她拿起笔,在新书草稿上写下第一章标题:
>《第九节点:人心》
下面只有一句话:
>“最后一块碎片,不在大地深处,而在千万普通人日复一日的选择里。”
***
年底,第八节点意外开启。
地点竟是东京涩谷十字路口。每天正午十二点,当人流最密集之时,地面瓷砖会短暂浮现莲花纹路,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一名街头艺人发现,只要他演奏特定旋律(D小调,节奏44拍),周围行人便会不由自主停下脚步,相互拥抱、哭泣、道歉或告白。
苏璃分析音频,震惊地发现这段旋律竟与逆莲核基础频率完全吻合。
“这不是物理装置,”她说,“这是**社会共感场**??当足够多的人在同一时空产生强烈情感共鸣,就能自发形成节点。”
林晚望着监控录像中那一幕幕真实发生的温情场景,忽然笑了。
“原来我们一直找错了方向。逆莲核不需要被‘收集’,它需要被‘回应’。”
她当即发布倡议:“全球共感日联动计划”??邀请世界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刻,做一件表达真实情感的事:说一句我爱你,原谅一个旧敌,给陌生人一个拥抱。
活动当天,从冰岛极光下相拥的老夫妻,到孟买贫民窟里分享最后一块面包的兄妹;从纽约时代广场的公开求婚,到加沙地带孩子们用粉笔在地上画出的和平之花……超过二十亿人参与。
那一夜,地球磁场发生微弱偏移,科学界称之为“人类集体情感脉冲事件”。
而在伤痕学院的地底密室中,最后一枚晶体悄然成型??通体透明,宛如泪滴,静静悬浮于空中。
**第九莲?心**,归位。
***
最终仪式在喜马拉雅山脉一处隐秘平台举行。七位继承者齐聚,各自手持一枚莲核碎片,围成圆阵。林晚立于中央,双手捧起那颗泪滴状晶体。
风雪呼啸,天地肃穆。
她轻声诵读誓词:
>“我们不求永生,只愿铭记;
>我们不求无敌,只愿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