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离职小米后,我成了友商公敌 > 第934章 百亿v三百亿 烧钱大战30(第2页)

第934章 百亿v三百亿 烧钱大战30(第2页)

与以“月”或“年”为单位的旅游消费、或以“天”为间隔的线上购物不同,“吃饭”是每天都会发生的刚性需求,它深入日常,不可替代。

也正因如此,当互联网巨头察觉到原有app用户增长即将见顶,它们就必须寻找一个新的、更高频的流量入口,以维持日活跃用户规模和使用时长。

外卖,正是在这片几近饱和的红海之外,再度受到重视的流量池。

而随着技术能力不断升级,外卖业务所沉淀的数据维度也愈发丰富:它包括用户的饮食偏好、消费水平、实时位置、商户运营状况、区域热力分布等等。

这些在普通人眼中琐碎无奇的信息,在巨头眼里,却是无价之宝。

它们能支撑精准广告系统——知道你爱吃什么,便推荐相应的餐厅、零食甚至厨房电器;

它们可赋能金融信贷业务——掌握商户流水,就能更放心地为中小商家提供贷款,例如蚂蚁贷、美团生意贷;

它们还可反哺战略决策——清楚什么区域、什么品类正在爆发,就能更精准地布局线下门店、优化仓储物流。

用四个字总结,就是“对症下药”。

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通过高频的外卖服务吸引流量、建立信任,再逐步向这些用户渗透高利润业务,如3c数码、酒店旅游、金融保险等。

普通大众看到的是“百亿补贴”,是“三百亿加码”,是薅羊毛的狂欢——免费奶茶、低价外卖、近乎零元的日用品;

而巨头眼中,从来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场战争的终局。

它们真正投资的,是未来十年自身在互联网格局中的话语权与生态地位。

短期亏损,是为了换取长期的、更庞大的战略回报。这是一种典型的“战略性亏损”。

事实上,“主营业务不赚钱、甚至亏钱,却通过交叉销售或生态效应实现盈利”的模式,在商业社会中极为常见。它不仅是互联网公司的核心策略,也被众多传统巨头所用。

例如游戏行业:索尼、微软、任天堂等主机厂商往往以成本价或微亏价格出售硬件,目的就是快速扩大用户基数,将玩家引入自身的生态闭环。

一旦用户选择了某平台,后续的游戏购买、会员订阅等消费,才是利润的真正来源。

再比如近年来兴起的会员制超市:以接近成本价销售商品,盈利核心实际来自会员费。

用户必须先支付‘入场费’,才能获得购物资格——这笔前置费用既为纯利,也提前锁定了客户忠诚度。

最经典的案例当属“合约机”:手机免费或低价入手,但需承诺长期通信套餐消费。

这些模式,本质上都是“以饵带钩”。

回到此番彼岸与阿里的本地生活大战——何为“饵”,何为“钩”,已不言自明。

阿里之所以必须出击,最关键的一点在于防御:如果京东、抖音与饿了么成功整合外卖及本地生活服务,使用户习惯在它们的生态内完成一切消费,那么美团与支付宝的打开频次必将大幅下降。

对阿里和美团而言,这已不仅是一场商业竞争,更关乎未来的生存资格。

“如果我不做,而对手做了,他们就会逐步蚕食我的用户、我的数据、我的市场份额,最终动摇我的核心业务。”

所以,即便不赚钱,也必须入局。这本质上是一场“流量军备竞赛”,是为了不被下一代互联网生态踢出局。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彼岸系打出的一记“请君入瓮”。

资本市场,从来就没有简单的竞争。

每一个举动背后,都藏着深远的战略意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