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冯根生带着技术团队把规划做出来之后,和省府那边一对接,最后的结论摆在了眼前。
需要很多钱,甚至十年内无法收回成本。
这个数字摆在李干面前,让他都陷入了沉思。
他管着国防项目的经费拨付和审核,多大笔经费没见过,书不客气地说,几十个亿的经费从李干的笔下批出去,他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可是,面对接近2000亿的投入,李干罕见地犹豫了。
粤省再有钱,面对如此巨大的投入数额,也心惊胆寒了。
这里面有高达300亿是列车的购买款项,高速铁路的建设,采取的是接受德国或者法国的技术转让,两者的报价差不多,都是100亿左右。
光是从外面买东西的钱,就要400亿以上。
而德国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两家公司开出的条件相差无几,后期的维护保养所涉及的零部件和技术,都得按照他们开出的价格来支付。
总的来说,粤省三角洲这1000公里高速铁路采用任何一家公司的服务,基本上都是在替该公司赚钱。
而且,关键技术还会被人卡脖子。
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盾构机,德国法国的开价都在3亿东大币以上。
李干想过,可以从国防建设经费里面拿出一部分来,以补贴的名义发给粤省或者是铁道部,用于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
可是,当他意识到,即便现在花出去再多的钱,国内的高铁技术一样会被国外卡脖子,他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把冯根生叫过来,直截了当地说,“冯副部长,你们马上做出一个全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图,除了西德西门子和法国阿尔斯通,再对新日铁发出邀请。”
“谈判在我们和他们三家公司之间进行。”
冯根生一愣,道,“李局,你的意思是。。。。。。”
李干摆手打断他的话,说,“三家一起比较,谁的条件最接近我们的要求,就用谁家的,但是,我们可能用一家或者若干家。”
“一桃杀三士!”冯根生猛地回过神来。
李干说,“你可以这么理解,总而言之,我们的底线是一定能先拿到技术,列车和相关设备的生产制造,也必须要在我国境内的合资工厂进行。”
他竖起一根手指头,说,“当然,德法日的企业肯定会拒绝,但是,有一个前提,如果他们看到我们东大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你觉得他们的意志还会坚定吗?”
冯根生急剧思考起来。
西德、法国、日本,他们的高铁技术再先进,有一个先天缺陷是无法弥补的,那就是国土面积。
他们的国家太小了,两条高铁线就能撑死的领土面积,对他们的企业来说,那就是一个赚不了多少钱,但是不赚又觉得可惜的鸡肋。
西门子也好,阿尔斯通也罢,包括新日铁,这三家企业的主要利润在海外。
而当前,有市场且有能力、有意愿建设高铁的国家,除了美国就是东大。
然而,美国的航空运输非常发达,他们对铁路的建设不太感冒。
换言之,当前就只有东大有这个能力,也有这个意愿,展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
这么多大的领土,动辄几万公里里程的高速铁路建设,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冯根生想明白了之后,低声问,“李局,您是说,我们铁道部搞一个规划出来,这个规划不一定是我们真正的规划,但却是摆在三家公司面前的市场。”
李干顿时笑了,点了点头,道,“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