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泠静当即不准备再穿过此门,换一条路走。
可她这一步还没迈出去,就被人揽腰抱到了怀里。
他又是这样。
他抱她扣在怀里,杜泠静推他推不开,皱了眉头侧过脸。
他却问她,“若我在战场上也受了伤,泉泉可会似年嘉照料魏琮那样,也照看照看我?”
一夜起身三回看他吗?
杜泠静没回应,听见他则道了一句。
“自然郡主照料人的法子也不怎么样。”
杜泠静:“……”
他还看不上年嘉?
年嘉能这般照顾人就不错了。
但她却道,“依我之见,侯爷还是自求多福的好。”
他闷声,似是对她这回答不甚满意,却也挑不出她的理。
毕竟眼下可没人平白无故提三郎。
他微顿,杜泠静趁机拨开他,快步离开了去。
*
京中,蒋氏新置的宅院。
自蒋家六爷会试中了贡生之后,新宅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
登门贺喜拜访的人络绎不绝,但除了前来祝贺攀扯关系的,还有遣了红娘上门,想要给这位尚未成婚的蒋氏六爷说亲的。
蒋枫川先还有耐心周旋,后来上门来的人越发得多,他干脆大门一关,躲进了红螺寺里。
不想红螺寺那等清静地,竟然也没能逃脱。
远在青州的养父母,听闻他中第自是大喜,但也来了信函提及了他的终身大事,且一并将此事托给了蒋太妃娘娘。
京中这些要嫁女的人家不知从哪得了此信,一股脑地往红螺寺涌,蒋枫川无奈只能又回了新宅。
朴嬷嬷却紧跟着上了门。
她是奉太妃娘娘的意思前来的,拿了厚厚一沓册子。
蒋枫川请了朴嬷嬷吃茶,请她老人家好生歇歇,朴嬷嬷却把册子里的人家从头到尾跟他说了一遍。
“太妃娘娘的意思,六爷的终身大事不能含混,自是要精挑细选合宜的人家与姑娘,不过紧要的,还是看六爷您自己。”
朴嬷嬷代太妃问,“这册子里的,六爷可有觉得颇有意向的?”
谁想她这么问了,却见六郎低垂着眉眼,幽幽地叹气。
他眉目俊美,双眸狭长如羽,他此刻低眸叹气,只瞧得朴嬷嬷心生怜意。
“六爷这是怎么了?您的大喜事,怎么叹气?”
她问去,听见六郎又叹一气。
“嬷嬷您也知道,六郎自幼被生身父母遗弃,吃百家饭长大,多亏三哥捡了我,把我带回家中。可惜三哥身子不好,未成婚便英年早逝,爹娘也上了年岁,正该是抱孙子的年纪,然而六郎……”
他顿了顿,叹道,“六郎却觉这些人家和姑娘家,无一不好,却与我皆无缘法。”
他道自己是修道的人,总是要讲究缘法才好。
“这些人家都是娘娘和嬷嬷替我挑选来的,我也想挑一中意之人,似我三哥那般有个一心中意的姑娘,可却怎么都选不出来。岂不是辜负了娘娘、嬷嬷和家中爹娘的心意?”
他因此而低落难过。
朴嬷嬷呀了一声,“竟只是因为此事?”
她琢磨了一下,“老奴晓得了,原来六爷没瞧中有缘的姑娘。这却有什么可伤神?六爷才刚刚中第,殿试还没到呢,慢慢再看就是,不急不急。”
她说不急,蒋枫川收了低落神色,跟朴嬷嬷眨了眨眼,“但上门的人忒般多,六郎说实话,招架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