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了就等于刘晓洁在说谎,也说明她没有在外人面前夸过宋观书。
有时候人与人之间还是应该存在一些善意的谎言,姜菱理所应当地点头道,“当然了,这些全是我的肺腑之言。”
姜菱拍了拍他的手臂,“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啊,宋观书同志。”
宋观书的心情不错,哪怕这些话不是真的,姜菱愿意哄着他,至少能证明他跟别人不一样。
三人来到食堂,各自打了饭,找到合适的位置坐下,听见厂里其他工人议论工资款的事情。
刘晓洁好奇地询问这个三人当中唯一的财务科干事,“菱菱,你是财务科的,这个月为啥不发工资啊,你知道啥时候能发工资不?”
宋观书正在沉默吃饭,突然听见刘晓洁对姜菱的称呼,瞬间睁大眼睛,随即很快恢复到继续吃饭的状态。
姜菱忙着聊天,没有注意到宋观书,她向着不远处几个人聊天的方向努努嘴,“她们说得没有错,工资款被抢了。”
“啊!那我们这个月的工资怎么办?”
姜菱摊手表示不知道,“看厂领导怎么办了,我们财务科的同事现在还躺在医院里呢。”
这事儿闹得,刘晓洁骂了两句抢劫的劫匪。
下午的时候,厂领导就对此事提出了解决办法。
用厂里生产的产品抵工资,姜菱下班前收到了一箱子的牙膏。
宋观书工资比姜菱高,下班时来财务科找姜菱的时候,他搬了一箱子香皂,还有一箱子洗衣膏。
不只他们家是这样,厂里其他工人也是如此。
本来同事们约好了去医院探望受伤的同事,现在每人都要搬至少一箱子东西回家,就没有办法去医院了。
老唐就说,“明天吧,明天下班再去医院探望她们,这次大家先把东西搬回家。”
宋观书找了个网兜,把箱子塞进网兜里,一左一右挂在车把上,姜菱坐在后座上怀里还抱了一箱子。
两人歪歪扭扭地把自行车骑回家,把车把上的东西搬回了家里。
看着三箱子的牙膏香皂,姜菱无语地说,“本来还说发工资去买肉吃,就是不知道拿着香皂牙膏去换,老板愿不愿意用香皂换肉。”
宋观书说:“家里不缺钱,想吃肉就去买。”
姜菱没好气说,“就是不缺钱,也不能让这些东西一直在家里放着,这玩意有保质期,一年也就用上几块香皂几盒牙膏。”
家里洗发水都变质得很快,其他的日用品还好,牙膏香皂这些东西都能正常使用,姜菱和宋观书在选择的时候特意避开了洗发水。
她在家里气得骂人,“厂领导怎么想的呀,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宋观书把三箱子的东西都搬到卧室的角落放着,他说,“放假的时候拿出去降价卖一卖,比国营商店卖得便宜不要票,许是会有人愿意买。”
不是钱的事,是这东西摆在那儿看着闹心。
姜菱说,“再说吧,我有一种预感,咱们家的香皂牙膏会像线面一样繁殖,越来越多。”
厂里会选择用生产的产品给工人发工资,只能说明,厂里账面上没钱了,连发工资的钱都没。
未来会变好吗,那肯定不会啊。
厂里不给工人发工资,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差,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就会减少。
生产的产品不是全国各地销售,而是给厂里工人发工资。
产品不卖出去,厂子账面上就没有钱,由此就会陷入了恶性循环。
可能,日后每个月,她和宋观书都会收到几箱子香皂作为工资。
姜菱问宋观书:“你说,香皂能吃吗?”
宋观书:
第38章第38章某个人不要脸的鸠占鹊巢……
天气越来越热,窗外蝉鸣阵阵。
姜菱换上了短袖替代春装,她手上那个不大的口子早已痊愈,反而是宋观书手臂上那道结痂的长疤痕,迟迟未见好。
姜菱不知道他不愿被人看见身上的伤疤,还是单纯不怕热,不喜欢穿露皮肤的短袖。
宋观书一直穿着长袖春衫,姜菱光是看着就觉得很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