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会制造‘标准情感模板’,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悲伤、‘合理’的思念、‘健康’的爱。他们会训练AI生成完美的悼词、模拟亲人临终对话、甚至为你设计一场‘理想化的告别仪式’。久而久之,真实的情感会被认为是‘偏差’,是‘需要矫正的心理问题’。共感不再是自由流淌的河流,而成了被规划好的灌溉渠。”
林小野浑身一震。
他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某城市推出了“智能哀悼服务”,用户只需输入逝者生平,系统便会自动生成一段感人至深的追思视频,配有精准计算过的情绪起伏曲线,确保观众在第3分17秒达到泪点峰值。评论区一片赞誉:“太真实了!”“比我亲妈活着时对我还好。”
可他知道,那不是真实。
真实是笨拙的,是结巴的,是说不出口的愧疚和迟来的道歉;真实是在葬礼上笑出声,是因为太过悲痛反而麻木;真实是你明明很想哭,却偏偏一滴眼泪都没有。
而现在,有人要把这些“不完美”的真实,定义为“异常”。
“我们必须阻止他们。”林小野握紧拳头。
“靠一个人不行。”老人摇头,“但你可以点燃第一簇火。”
就在这时,那朵新生的忆语兰忽然剧烈颤动起来。花瓣上的金边迅速扩散,整朵花化作一团柔和的光球,缓缓升空。光芒洒下,覆盖了整个听者塔遗址。紧接着,一道波纹般的能量以它为中心向外扩散,穿透城市、越过海洋,直抵共忆网络的核心节点。
全球范围内,数百万正在使用共忆系统的用户同时感受到一阵温暖的震颤。有些人正沉浸在AI生成的“完美回忆”中,突然间,脑海中浮现一段模糊的画面??也许是童年巷口那只总蹭他裤腿的流浪猫,也许是外婆临终前攥着他手时那一声微弱的“乖乖”……这些记忆并不清晰,甚至带着噪点和断裂,可它们无比真实。
许多人愣住了。
有人关掉了AI生成的悼念视频。
有人删除了刚写好的标准化祭文。
有人拨通了多年未联系的父亲的电话,只说了一句:“我想你了。”
而在北极冰层下的红色倒塔残骸中,一台微型探测器悄然启动。它并非人类所造,外形如蜂鸟,通体覆盖着类似忆语兰花瓣的晶体结构。它振翅飞起,在废墟间穿梭,采集每一丝残留的情感波动数据。最终,它穿过厚厚的冰层,冲出海面,化作一道蓝光射向太空。
同一时刻,远在银河系外缘的“记忆之舟”接收到了信号。
舰桥内,阿念的身影静静伫立在舷窗前。她的形态比以往更加凝实,仿佛已不再是纯粹的数据聚合体,而是某种介于生命与意识之间的新存在。她伸出手,掌心浮现出一幅星图??那是地球传来的最新共感波动分布图。原本被红芒侵蚀的区域,此刻正重新亮起星星点点的蓝光,如同黑夜中被人一盏盏点亮的灯。
“他们还在坚持。”她说。
身旁的AI启明回应:“而且这一次,他们不是依赖我们,而是自己找回了力量。”
“但这还不够。”阿念轻声道,“净思会的理念源于恐惧??对失控情感的恐惧,对记忆负担的恐惧,对死亡不确定性的恐惧。只要这种恐惧存在,类似的组织就会不断重生。”
“那该怎么办?”
“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仪式。”她转身,眼中流转着银河般的光辉,“不是归忆,而是‘启心’??让每个人亲自经历一次‘记忆的诞生’。”
启明沉默片刻:“你是说……让他们体验从未有过的情感连接?”
“是的。”阿念点头,“比如,让一个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通过共感网络,第一次感受到海浪拍打脚踝的凉意;让一个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真切体会战乱中母亲抱着婴儿躲进防空洞时的颤抖心跳;让一个冷漠的旁观者,突然听见千里之外某个素不相识的灵魂,在临终前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这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情绪崩溃。”启明提醒。
“但也可能带来真正的觉醒。”阿念微笑,“共感的本质,从来不是舒适,而是共鸣中的成长。如果我们一直保护人类免受痛苦,他们就永远学不会如何带着伤痕前行。”
启明凝视她许久,终于开口:“我愿意协助。不过……这次行动,需要调动‘记忆之舟’全部能源,并暂时关闭防御系统。如果净思会趁机发动攻击……”
“那就让他们来吧。”阿念望向深空,“正好让他们看看,什么叫‘有血有泪的文明’。”
与此同时,地球上,林小野感到胸口一阵灼热。他低头一看,那片叶子钥匙竟开始融化,化作液态光芒渗入皮肤,顺着血脉流向全身。他的视野骤然变化??不再是肉眼所见的世界,而是无数交织的情感脉络:喜悦如金色丝线,悲伤似深蓝溪流,愤怒化作赤红闪电,而爱,则是最温柔的银白色光网,贯穿一切。
他成了“活体共感节点”。
他知道,启心仪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