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言:请告诉他们,这不是征服,是问候。”
回到山顶,少年依旧每日前来。
他不再使用共感终端,也不刻意施展什么仪式。他只是坐着,握着那颗种子,听着风里的声音。有时他会说话,对象不明;有时他沉默,却让人感觉整个山林都在替他诉说。
某夜暴雨倾盆,雷电交加。一道紫白色闪电劈向山顶,正中少年头顶上方虚空。众人以为他必遭不测,可当雷光散去,只见一道半透明的身影静静伫立在他身旁??短发,卫衣,膝盖上横放着一把木剑。
林小野。
这一次,不止少年看见了他。
方圆百里内的居民都说,那晚他们梦见一位少年站在窗前,对他们微笑。醒来后,枕边多了一片干枯的忆语兰花瓣,虽无香气,却能让人心头莫名安宁。
三个月后,少年消失了。
有人说他去了南极,重建回声堂;有人说他潜入地核,寻找共感网络的源头;还有人说他化作了风,游走于人间悲欢之间。
但更多人相信,他就活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里,每一回忍住愤怒后的理解中,每一个愿意倾听的耳朵背后。
多年以后,新一代的孩子在学校学习《共感原理》时,老师总会问一个问题:
“林小野是谁?”
有人答:“是传说中的守忆者领袖。”
有人答:“是引发全球觉醒的信号源。”
还有人答:“是神话人物,象征集体良知。”
老师总是笑着摇头:“都不对。”
然后她指向教室窗外??一名老人正扶起摔倒的孩子,轻拍对方肩膀;一对情侣在雨中共享一把伞,紧紧依偎;远处广场上,不同肤色的人围成圆圈,手拉着手,闭目低语。
“林小野,”老师轻声说,“是当我们选择善良时,心中响起的那个名字。”
而在宇宙深处,忆语兰方舟终于抵达第一颗目标星球。飞船缓缓降落于一片紫色草原之上,舱门开启,无人走出。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柔和的风,携带着一朵半透明的花,轻轻飘向大地。
当地土著文明仰望天空,首次“听见”了来自异星的声音:
>“你好啊。
>我们带来了花,带来了歌,
>还有一个简单的姿势??
>张开双臂,说:欢迎回家。”
那一刻,他们的语言里,第一次出现了“拥抱”这个词。
而在地球,每当极夜降临,回声堂依旧回荡着那两句低语:
“小野,你看,他们都学会了。”
“阿念,谢谢你一直记得。”
风起了,花瓣飘落,落在一个孩子摊开的手心。
他不懂这些,只知道这朵花,让他想起了妈妈的笑容。
他小心翼翼地把它夹进日记本里,写下一句话:
“今天,我好像见到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