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大明第一国舅 > 第696章 不和好的比(第2页)

第696章 不和好的比(第2页)

朱雄英用力点头:“对!所以制度要配监督,监督要有权力,权力要有制衡!”

朱元璋哈哈大笑:“妙!小小年纪,竟能看出这一层。来日你若登极,切记今日之言!”

笑声渐歇,朱元璋背手而立,望着窗外春光明媚,悠悠道:“朕打天下,靠的是铁血;你们治天下,要用仁心。可这仁心,不是软弱,而是智慧。摊丁入亩……试试也好。大明能不能跳出历代兴衰的轮回,就看这一遭了。”

待皇帝离去,众人方才松了一口气。

朱标低声对尹德惠道:“你可知道,刚才有多险?父皇最忌讳别人绕过他影响储君。你若真把新政藏起来只教雄英和驴儿,他必疑你结党营私。”

尹德惠苦笑:“我知道。所以我才当众说出来,就是要让他看见??这不是阴谋,是阳谋。天下困局摆在那儿,谁能视而不见?我只是把大家都不敢说的话,说出来了而已。”

马秀英轻叹:“你倒是聪明。可接下来的日子,怕是不会太平了。那些靠丁银吃饭的官吏,那些靠隐田逃税的地主,绝不会坐以待毙。”

果然,不出半月,京中风云骤起。

先是礼部右侍郎联名上疏,称“祖宗之法不可轻变”,斥摊丁入亩为“动摇国本”;继而南京国子监数百监生集体跪谏,哭诉“江南士族蒙恩百年,岂容寒门小吏借新政夺产”;更有甚者,有人匿名投书御史台,诬陷尹德惠收受江浙商贾巨额贿赂,意图“毁我大明纲纪,乱我天下秩序”。

与此同时,苏松一带也开始动荡。松江知府突然称病告假,下属各县纷纷上报“粮册遗失”、“田亩不清”;苏州商会宣布暂停缴纳夏税,理由是“新政未明,无所适从”;更有数起针对清丈官员的袭击事件发生,一名户部派出的主事在夜间遭蒙面人殴打,险些丧命。

朝堂之上,反对之声愈演愈烈。

某日早朝,刑部尚书吕本出列奏道:“陛下!摊丁入亩,听似美名,实则祸胎。一旦施行,户籍涣散,民无所拘,势必导致流民四起,盗贼横行。昔汉武徙民实边,尚需严令约束,今若放任自流,恐生大乱!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兵部侍郎也附和道:“且苏松乃财赋重地,一旦骚乱,影响漕运,京师百万军民口粮何以为继?请暂缓试点!”

朱元璋面无表情,正欲开口,忽见朱标越众而出。

“父皇!”太子声音洪亮,“儿臣以为,诸位大人所虑,皆属正常。然因噎废食,非治国之道。试问,哪一项利民之政不曾遭遇阻力?太祖初定天下时,推行黄册制度,也曾遭豪强抵制,甚至有人刺杀里正,焚烧册籍。可父皇力排众议,终使天下户口清明,赋役均平。今日之事,有何不同?”

他顿了顿,环视群臣:“尔等口口声声‘祖宗之法’,可记得太祖十六年颁布的《大明律》中有言:‘凡官吏害民者,许百姓赴京陈诉’?如今我们推行新政,正是为了践行这条祖训!难道只有维护贪官污吏才算遵从祖制,为民请命反倒成了罪过?”

满殿寂然。

朱元璋缓缓起身,目光如电:“够了!此事朕已决断,无需再议。马祖佑明日启程赴任,赐尚方宝剑一柄,遇阻新政者,先斩后奏!尹德惠总揽调度,任何人不得干扰。再有敢妄议者??”他冷冷扫过吕本等人,“视同谋逆!”

圣谕既下,百官噤声。

三日后,马祖佑白衣素袍,立于朝阳门外,身后三百精锐锦衣卫肃然而立。朱标亲自送行,递上一封密函:“这是父皇亲批的‘特许权柄’,包括调兵、查账、任免县级以下官吏之权。切记,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马祖佑郑重接过,转身翻身上马,扬鞭高呼:“出发!”

烟尘滚滚,直奔江南而去。

与此同时,朱雄英也没闲着。他在东宫设立“新政研习所”,召集十余名年轻翰林每日研讨赋税、户籍、监察诸务,还亲自撰写《摊丁入亩十议》,呈送御览。朱元璋阅后批曰:“见解新颖,颇具远略,可付国子监刊行,供天下学子参详。”

尹德惠见状,欣慰之余也不无感慨:“这孩子,将来必成一代明君。”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一个月后,苏松传来急报:马祖佑在昆山清丈田亩时,遭遇当地豪族围堵,数千佃农手持农具将其车队团团包围,声称“官府夺田,活不下去”。更有传言说,幕后主使竟是当今皇亲国戚??某位藩王的姻亲!

消息传回京城,举朝哗然。

朱元璋勃然大怒,当即下令:“传朕口谕:无论涉及何人,只要阻挠新政,一律严惩不贷!马祖佑即刻接管昆山军政大权,封锁县城,彻查主谋!”

与此同时,朱雄英却悄悄找到尹德惠:“表叔,我觉得这事有蹊跷。那些佃农平日受尽压迫,怎会替地主说话?恐怕是被人收买或胁迫。”

尹德惠眼睛一亮:“你继续说。”

“我查过昆山近五年田契记录,发现大量良田被低价转给一个叫‘恒丰号’的商行。而这商行的背后股东名单里……赫然有内廷某位太监的名字。”朱雄英压低声音,“会不会是有人故意制造民变,既打击新政,又能借机清除异己?”

尹德惠悚然动容:“若真是如此,那就不仅仅是地方豪强作乱,而是宫闱之内,已有暗流涌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