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万历明君 > 第252章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第2页)

第252章 众生畏果菩萨畏因(第2页)

皇帝回行在露了一面后,特地带上此前的先行官孙继皋,显然有用处的。

说起正事,孙继皋便没了功夫纠结皇帝的称呼。

他很快进入了角色:“好叫金轮法王知道,徐州各县的供赋,无论是额量还是种类,都相对固定。”

“太祖至孝宗时,每年征收税米26177石4斗6升3合2勺,内荒地5571顷73亩,实在行粮地31944顷94亩,该徵折色银40631两6钱4分。”

“嗣至景泰二年止,升科免豁,续有增减,实该地30498顷30亩9分,共徵折银39406两1分6厘。”

徐州田赋的缩水,很大程度上不是什么弊政,只是黄泛影响之一罢了。

简而言之,徐州一府之地,田赋一直在4万两左右,一个并不多的数字。

“至弘治初,加徵银151两6钱9分,补齐了部分缺额。”

“嘉靖时,徐州因人丁节年滋生,参差不一,户部曾有加派,但不过二年,徐州黄泛成灾,加派部分便被世宗免除了。”

朱翊钧听得世宗主动免赋,忍不住稀奇地看了一眼孙继皋。

他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了一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孙继皋脸色一黑。

皇帝装和尚也就罢了,还真就念起佛偈挖苦起祖宗了——谁听不出来皇帝这是暗指世宗免赋就是“心生”,此后疯狂揽财就是“心灭”?

朱翊钧手中空空,暗衬稍后上街得再买串佛珠,口中仍是云淡风轻的高僧模样,继续问道:“漕课呢?”

运河经行的几个州府,都是要缴漕课税的。

不仅如此,漕运课税还要负担火耗的部分。

譬如浙江、湖广、江西三省,以及直隶的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府,每年合计漕运入京二百五十万石漕粮,沿途至少损耗二三成,少的这部分,就要摊派到运河沿途州府的“粮里人户”——加船耗米,对船兑粮。

这些税额也是大头。

孙继皋作为先行官,查阅府志,探访人情,本就是本职,与皇帝微服私访前,也是做足了功夫。

此刻他几乎脱口而出:“回陛……法师的话,自永乐六年起,朝廷颁布恩诏,定每年漕粮税额为12337两1钱3分,承诺‘永不加赋’。”

听到这里,朱翊钧忍不住打断:“永不加赋?出家人可不打诳语。”

孙继皋瞥了瞥嘴,自己又不是和尚。

不过,朝廷还真没有辜负皇帝的不信任。

他想了想,与皇帝解释道:“明面上确系再未加派过漕课,但,地方府衙往往收支无度,加派了许多别的名目。”

“自孝宗以来,河道、闸口、沿岸均私擅自税,罔利病民,虽累诏察革,不能去也。”

地方财政的来源,名目很多。

按照最初的设计,夏税秋粮、徭役、漕课这种正经项目,理应能够覆盖徐州的收支用度。

但地方衙门就是这样,喜欢把税收到几十年后。

甚至到了中枢“累诏察革,不能去也”的地步。

朱翊钧叹了一声罪过罪过:“徐州地方人杰地灵,在巧立名目一事上,想必很有慧根了。”

孙继皋点头如捣蒜:“名目确实新奇。”

“譬如民间进行田地房产交易时,衙门提供契约纸张和书写工本费,征收商税银三十五两左右。”

“此后每隔几年便说税局变革,亦或者地址更换,府衙以此勒令重新加盖官印作为凭证,反复征收相关税款。”

“又如正统初年,户部奉诏裁撤徐州年收钞税不足三千贯的税课局,徐州对上便停了缴纳,对下仍旧继续征收。”

“再如正德年间,徐州以奉旨选练民兵的名义,自行加征商税一百一两九钱四分五厘,编入正税,助常年经费之用,而县官所征,实不止此,据说收到数千两,当年甚至为此闹出过一场民乱。”

“还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账,什么劝募、摊捐、通过税、停泊税、运河沿岸商货税、商铺营业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