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洞开,一股古老气息弥漫开来。
从中走出的,不是鬼怪,而是一卷悬浮于空中的金色绢书,上面浮动着汉字与倭文双语铭文:
**“海平约?永昌篇”**
韩度颤抖着伸手触碰,刹那间,无数画面涌入脑海??
百年前,大唐使节与倭国亲王于蓬莱外岛缔约,誓言永不相攻;
五十年前,五大家焚毁副本,伪造“倭欲入侵”密报,促成海禁;
十年前,龚平奉命寻找此地,却在最后一刻良心发现,留下线索……
真相大白。
胡尔见状欲逃,却被赶来的海镜舰队团团包围。张琦亲自带队登船,将其生擒。
黎明时分,韩度抱着金卷归来。
他没有胜利的喜悦,只有深深的疲惫与哀伤。
葬礼在霍利斯城外举行。韩烈的骨灰撒入南海,伴随一首全新的《招魂曲》:
“兄渡沧海赴归墟,
舍身护约志不渝。
一寸丹心昭日月,
万顷波涛葬英躯。”
数日后,朱允烨下诏,正式承认《东海盟约》,并派遣使团赴倭国京都,递交金卷副本。明觉老僧亲迎城外,泪流满面,诵经三日。
同时,韩度奏请设立“海平书院”,专授跨国商贸、海洋法理、外交礼仪,首批招生不限国籍,倭、葡、西诸国皆遣子弟来学。
五大家残余势力或逃亡海外,或隐姓埋名,终成过街老鼠。东印度公司总部震怒,撤换胡尔,暂缓东扩计划。
而那口铸有“卖国者死”的铜钟,每逢朔望之日,仍准时敲响。
只是如今,人们听它,不再恐惧,不再愤怒。
他们听见的是和平的回响,是信义的重量,是一个民族走向深蓝的坚定脚步。
韩度依旧每日登上灯塔,抚摸海鹰令牌。
风吹衣袂,发丝斑白。
但他知道,火种不灭,航路不绝。
只要还有人在月下哼唱那首《招魂曲》,只要还有少年指着远方海平线说“我也要去看看世界”??
大明的烟火,就会一直燃烧下去。
直到天涯,直到海角,直到岁月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