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漠沙漠里,小沙弥对着路人讲述《渔夫与灯》;
北原雪地中,孩童将一封信塞进墓碑缝隙……
画面不断切换,遍及九界角落。最后定格在悯园本身??一群年轻人围坐石桌旁,低声讨论如何整理新来的思念信件。阳光洒在他们脸上,温暖而宁静。
水面浮现最后一行字:
**“看,他们已经开始走了。”**
苏砚抹去眼角泪水,站起身,对众人道:“从今天起,悯园不再是一个人的归宿,而是所有点灯者的起点。”
陆知寒点头:“我会去北原重建讲学堂,让每个孩子都能听到那些故事。”
阿沅微笑:“我要把井底的灯笼打捞上来,挂在村口,让它永远亮着。”
其他人也都纷纷许下誓言。有的要去东海设立灯塔驿站,有的愿赴西漠传播非暴力之道,更有人打算深入魔域废土,寻找尚未安息的灵魂。
他们不知道这条路有多长,也不知道多少次会被遗忘、被误解、被伤害。但他们知道,只要心中还存一丝温柔,就值得走下去。
数日后,悯园迎来第一位访客??一个满脸泪痕的小男孩,抱着一封皱巴巴的信跑进来。他哭着说:“妈妈走了,我想让她回家……有人能帮我吗?”
苏砚蹲下身,轻轻接过信,展开一看,纸上只画着一颗心,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我爱你。”
他摸了摸孩子的头,柔声道:“当然可以。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
“等你长大了,也要帮别人送信,好不好?”
孩子用力点头。
于是,苏砚带着他走到归途树下,点燃一盏纸灯笼,将信折成蝴蝶形状,放入灯中。火焰燃起的瞬间,一道玉叶飘落,缠绕灯笼,缓缓升空,消失在云端。
当晚,南海一座孤岛上,一名垂死的老妇人在梦中看见女儿站在床前,含笑说:“妈,我回来了。”她含笑而逝,手中紧握一片从天而降的玉叶。
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踏上前往悯园的路。有人为亡亲求归途,有人为爱侣寄相思,更有战乱之地的百姓携全家书信而来,祈求和平降临。
三年过去,悯园已不再是孤园。
院墙扩建,新增九座小亭,分别代表九界地域;石桌增为九张,每日更换九杯清茶;归途树根系延伸至地下灵脉,形成天然结界,护佑往来行人。
而最初的那幅炭笔画,已被小心翼翼装入琉璃框中,挂于主亭正壁。旁边新增一块玉牌,刻着谢无寄最后写下的话:
**“我不是归来,而是从未离去。”**
这一日,春雷初响,细雨如织。
一群新来的少年正在亭中整理信件,忽然发现归途树开出一朵前所未见的花??五瓣纯白,花心却是金色漩涡,隐约可见无数人脸流转其中,皆含微笑。
花蕊中央,缓缓吐出一枚玉简,其上自动浮现文字:
>**《归途志?卷一》**
>
>记陆知寒于北原建百座讲学堂,使十万孩童重拾希望;
>记阿沅修复古井灯笼,引百魂归家;
>记苏砚主编《新归心录》,传道九百年而不绝;
>记无数无名者,在风雨夜为陌生人撑伞,在寒冬中分享最后一块干粮,在战火中背负伤者跋涉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