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人生副本游戏 >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源头大章求月票(第1页)

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源头大章求月票(第1页)

听到列维的话,何奥的目光微微眯起,他注视着眼前的身影,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很显然,列维已经猜到了何奥在问谁,不过何奥也没有隐藏的意思。

不拿出一点诚意,遮遮掩掩的,别人即便现在相信你,之后。。。

雪停了,阳光却尚未真正温暖大地。城市像从一场漫长的梦中苏醒,街道上积雪未融,但人们走动的脚步变得不同??不再低着头匆匆穿行于信用评分与生存限额之间,而是开始彼此对视,交换沉默却沉重的眼神。新生儿的啼哭仿佛凿开了某种冻结已久的东西,那声音并不响亮,却在每一个听到它的人心里激起涟漪。

林心抱着星野站在图书馆门前,风把襁褓的一角掀开,她急忙用手护住。孩子的呼吸很轻,像是怕惊扰这个世界。可正是这微弱的气息,让整座城市的数据流出现了无法解释的波动。主控AI“理性之眼”连续七次尝试重启生育监管模块,均因底层逻辑冲突失败。系统日志里留下一行异常记录:

>【情感溢出干扰:检测到非结构化共鸣波,来源未知,传播路径呈网状扩散】

没人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但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规则松动了一丝缝隙。

三天过去,那七十二小时的特别豁免期仍在持续。新生儿登记窗口前排起了长队,许多早已放弃生育念头的人突然涌来,带着颤抖的手填写表格。有人哭着说:“我只是想试试看……哪怕只有一天也好。”工作人员不再冷漠地扫描信用码,而是抬头看人的眼睛。有位年轻母亲抱着早产儿在窗口前跪下,说孩子已经等不及了,能不能先登记?值班员红着眼眶点头,按下了本该由三级审批才能开启的绿色通道。

这一切发生时,赵承恩正坐在伦理法院地下档案室,翻阅一份编号为Ω-7的绝密文件。那是九年前他亲手签署封存的《人口调控白皮书(修订草案)》,其中明确写道:

>“为保障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建议对B-及以下信用等级个体实施生育权限动态冻结机制。该机制可通过心理暗示、经济压力与信息屏蔽三重手段实现‘自愿选择’效果,避免直接强制引发舆论反弹。”

他的手指停在这段文字上,久久未动。原来他们早就设计好了剧本??不是筛选,是诱导;不是管理,是操控。所谓的“自由申报”、“自主决策”,不过是一场精心编排的心理剧,目的就是让人自己说出“我不能生”。

他合上文件,起身走向中央数据塔。作为新晋的“悔悟见证官”,他获得了有限访问权。他输入指令,调出了过去十年所有被驳回的生育申请档案。屏幕上跳出的第一个名字,竟是他自己妹妹的名字。

赵承恩猛地后退一步,撞翻了椅子。

他妹妹死于三年前的一场“意外坠楼”。警方报告称她患有重度抑郁,现场无他人痕迹。可现在,系统显示她在去世前三个月提交过生育豁免申请,理由是“已孕十一周,伴侣失踪,无力承担税费”。审批意见栏赫然写着他的签名代码:“不符合可持续养育标准,建议终止。”

他喉咙发紧,几乎喘不过气。记忆如潮水般倒灌而来??妹妹最后一次打电话给他,声音虚弱:“哥,你说我会是个好妈妈吗?”他当时正忙于一场重要听证会,只回了一句:“你现在考虑这些太早了。”然后挂断。一周后,她跳下了公寓顶楼。

而她的胎儿,从未被正式记录。

“我不是没看见……”他喃喃自语,“我是假装看不见。”

泪水滴落在终端屏幕上,模糊了那一排排冰冷的数据。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初他会答应参与这个副本游戏??潜意识里,他在寻找赎罪的机会。

与此同时,林临躺在医院病床上,胸口插着导管,脸色苍白。吞下的存储卡虽成功激活了数据反向注入程序,但也严重损伤了他的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医生摇头说:“你活下来是奇迹,但以后不能再承受高强度情绪刺激,否则心脏会停。”

他却笑了。“值得。”他说,“只要那些声音能传出去。”

护士递给他一台老旧的便携终端,说是有人匿名送来,只能使用一次。他打开,界面自动跳转至一个加密频道,标题是:**倾听站直播?第一夜**。

画面中,是一座临时搭建的露天讲台,背景是那辆曾播放《请看看我们》的破旧投影车。已有上百人聚集在那里,大多是女性,怀里抱着孩子或手抚腹部。第一位走上台的是个盲人女子,名叫许宁,C级信用,靠街头朗诵诗歌维生。她握着话筒,声音平静:

“我叫许宁,三十四岁,怀孕十九周。我不知道孩子父亲是谁,那天晚上我在桥洞下躲雨,喝醉的男人把我拖进了巷子。但我决定留下这个孩子。不是因为原谅,是因为我不愿让暴力成为唯一的遗产。我想教她用耳朵听世界,就像我一样。我想让她知道,即使看不见光,也可以成为别人的光源。”

台下一片寂静,随后掌声雷动。

接着是一位年过五十的男教师,曾因收留流浪儿童被指控“非法聚众”,信用清零。“我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孩子。但现在,我申请成为三位孤儿的法定监护人。我知道系统说我‘不具备抚养能力’,可孩子们叫我爸爸的时候,我不觉得我在违规,我觉得我在重生。”

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台,讲述那些从未被听见的故事。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嘶吼,有人沉默。每一段发言都被同步上传至“生命叙事权”平台,林心发布的那段不可删除的真实故事之下,评论数已突破千万。最热门的一条写着:

>“原来我们一直以为的‘个人失败’,其实是集体沉默下的系统性遗弃。”

这一夜,全城无数家庭打开了久违的电视或公共屏幕,父母搂着孩子,听着陌生人的告白,第一次意识到:原来我们都痛过,只是从前不敢说。

第四天清晨,林心决定做一件事。她抱着星野,来到城市中心的数据纪念碑前。那是一座高耸入云的黑色石碑,表面不断流动着城市的实时数据流:GDP增长率、能源消耗值、犯罪率统计……唯独没有“出生人数”这一项。她将一张录音芯片插入碑体底部的废弃接口,启动播放。

苏念的声音缓缓响起,清澈如溪流:

>“以下是第1号收容所幸存者口述实录。

>我记得第一个离开的孩子叫小禾,六岁,饿得啃墙皮。他说甜的,其实那是霉斑。

>第三个冬天,死了十二个。我们把他埋在操场东角,用作业本当裹尸布。

>最后一个离开的是我。他们说我‘情绪稳定,适合测试’。可我知道,我只是还没学会怎么哭出声……”

数据碑突然震颤,原本单调的数据流开始扭曲,竟浮现出一张张孩子的脸??全是曾经被抹去身份的收容所少年。他们的影像交织成一片星河,在晨光中静静流转。

路人驻足,拍照,录像,转发。十分钟内,“找回1号”的话题席卷全网。

当天中午,政府发布公告:将成立独立调查组,彻查全国范围内“边缘儿童安置计划”的执行情况。同时,宣布暂停生育税征收三个月,期间开展全民听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