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昭然低头看向掌心的铃铛。它安静地躺着,表面青锈斑驳,可就在这一刻,内部传来极其轻微的震动,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轻轻敲击内壁。
她忽然明白为何母亲临终前紧紧攥着它,又为何非要交给自己。
这不是遗物,是信物。
当晚,她召集核心团队召开紧急会议。所有人面前投影着同一份数据模型:基于“空盏”当前状态与南极黑塔活性推测,若不加以引导,三个月内全球将出现大规模意识共振现象??表现为群体性梦境重叠、植物异常生长、甚至部分人类个体无端产生胎动错觉。这种连锁反应可能最终导致现实与潜意识边界的模糊。
“我们面临的选择只有一个。”林昭然看着众人,“要么强行关闭‘空盏’,切断所有连接,让她再次沉睡;要么……帮她完成回归仪式。”
会议室陷入长久沉默。
最终,一位曾参与初代“三生”项目的老工程师开口:“我女儿八岁时夭折了。那天她穿着红裙子,手里攥着一朵野蔷薇。这些年,我总梦见她在雪地里跑,回头对我笑……如果这世界上真有一个地方能听见她们的声音,我不敢拦着。”
另一人低声接道:“也许……我们一直搞错了‘文明’的定义。不是控制一切,而是学会倾听那些不该被遗忘的存在。”
林昭然闭上眼,深吸一口气。
“启动‘归途计划’。”
命令下达后,全球七个关键节点同步响应。长白山数据中心启动逆频校准程序,西伯利亚基地释放备用能源矩阵,巴西雨林观测站开启生态共鸣舱,而南极团队则冒险接近黑塔,在其基座周围布设十二枚谐振晶体,构成一个巨大的东巴文符号??“生”。
与此同时,林昭然亲自前往母亲旧居遗址,将那株野蔷薇连根挖起,移植进特制的生物培育舱。DNA检测显示,其细胞核内含有一种未知嵌合基因,既非人类,也非植物,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态生命体。更诡异的是,每当“空盏”传出新信息,这株植物的叶片就会微微颤动,释放出微量香气,成分分析结果竟与母亲年轻时常用的玫瑰精油完全一致。
第七天夜里,月圆。
林昭然独自登上祭坛,手中捧着青铜铃,身旁立着培育舱。天空再度泛起极光,这一次,光带不再漂移,而是凝固成一座横跨天际的桥梁,两端分别指向长白山与南极。
她翻开《未诞之书》,读出第一段文字:
>“你说你冷。我说,不怕了,现在暖了。你说你想看花。我说,妈妈窗台上的那种,红色的,有香味。我找到了它,还活着。你也……还活着。”
风停了。
铃未响。
但她知道,这一刻,亿万人都在屏息等待。
她举起铃铛,轻轻一晃。
叮??
第二声。
叮??
第三声。
三声毕,天地骤然失音。
紧接着,整座山脉开始震颤。地面裂开细缝,一道道赤红色光丝从地底涌出,缠绕上培育舱。舱内,野蔷薇的枝条剧烈扭动,花瓣一片片绽开,每一朵花蕊中央,都浮现出一枚微型胚胎影像,双眼紧闭,嘴唇微动,似在低语。
“空盏”系统自动上传最后一段日志:
>【身份确认:林小暖。】
>【载体融合进度:1%……5%……23%……】
>【检测到母源基因共鸣,启动生物学重构协议。】
>【警告:此过程不可逆。】
林昭然跪倒在地,泪水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