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开元甲被破开的同时,白色的光焰忽然从中闪现。
靠近的石林王高龙对此并无意外,无视姜望舒凝聚出的剑丹,也没有拔出自己的弯刀,就只赤手空拳,一拳打向失去千秋开元甲保护的姜望舒。
双方以攻对。。。
夜色如墨,浸透昆仑山巅的每一道石缝。杨戬伫立原地,血玉符悬浮于前,那行新显的文字在空中微微震颤,仿佛有千万voices在低语??“众生共愿,即是天命”。风掠过莲印,带来一丝温热,像是母亲的手轻轻抚过眉心。
他闭目良久,再睁眼时,瞳中已无神威凛然,唯有尘世烟火的倒影。
忽然,远处传来脚步声,不疾不徐,踏雪无痕。来者一身青布长衫,赤足行走,发间插着一根枯枝,枝头竟开着一朵小小的白花。正是明觉。
“你来了。”杨戬未回头。
“灯该换了。”明觉走到他身旁,从袖中取出一盏青莲灯,灯芯微弱,却始终不灭。“守光村的孩子们说,这盏灯用了三年,油快尽了。”
杨戬接过灯,指尖轻触灯壁,一道金光渗入,灯焰骤然明亮,映得两人面容如昼。“他们还说什么?”
“他们说……”明觉望着远方星火连城,“想见你一面。不是以‘二郎真君’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人。”
杨戬沉默片刻,嘴角微扬:“我早已不是什么真君了。我只是个守灯人。”
“可他们仍把你写进课本。”明觉轻声道,“《万民录》第三卷第一篇:‘那个站在光与暗之间的人’。有个孩子问我:‘老师,如果有一天没人愿意点灯了,杨戬会不会也消失?’”
杨戬望向苍穹,星河浩荡,启明台的光桥仍在流转,如同血脉般连接三界。“不会。”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黑暗里的冷,就会有人伸手去摸火种。”
话音刚落,血玉符忽而轻鸣,光芒扩散成一道光幕,浮现出三界各地的画面:
西漠沙丘之上,一群少年正用木棍在地上刻字,一笔一划,皆是“我记得”;
北海冰原深处,一座由冤魂骸骨重建的村落里,老人将亡者姓名刻上石碑,每念一名,便点亮一盏灯;
南荒古寨,孙悟空蹲在井边,教一个失语的女孩用手语比划“原谅”二字;
归墟裂隙边缘,那位曾为混沌化身的孩童如今已长至十岁,每日清晨盘坐诵经,以纯净愿力压制深渊残响;
而守光村学堂内,那块写着“我们还要长大”的石碑前,又添了一行新字:
>“我们也想成为别人的光。”
杨戬看着,心头一暖。
“你知道吗?”明觉忽然开口,“阿箬临终前留了一封信,只准我在此刻交给你。”
杨戬一怔:“她……早就预料到今日?”
“她说,有些话,必须等到‘灯真正亮起来的时候’才能说。”明觉从怀中取出一封泛黄信笺,递过去。
杨戬接过,手指微颤。信纸很薄,字迹却极清晰,一如当年她在刑场边缘写下“别杀他”时那样坚定。
>**杨戬:**
>
>若你读到这封信,说明这个世界终于开始听哭声了。
>
>我一生都在逃??逃出身世,逃命运,逃爱。我以为只要不靠近,就不会受伤。可后来我才明白,逃避才是最深的伤害。
>
>我恨过你,因为你高高在上,冷眼看人间生死;
>我也爱过你,因为你最终走下来,成了和我们一样的人。
>
>记得那天你在刑台前抱起那个孩子吗?那一刻,我就知道,你已经不再是神了。你是父亲,是兄长,是无数个被辜负却仍选择相信的人中的一员。
>
>所以,请答应我一件事:
>
>别让“杨戬”变成新的神话。
>别让后人跪拜你的雕像,而忘了自己也能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