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茜直接略过这些前言,看重点。
简单来说,方可以试图将原本纵向维度的故事改编成横向维度的平行世界。每一个主世界都是某一阶段历史拐点发生变化产生的时间支流。
在此历史突破常规,走向超凡、奔至极限。这些狂想世界由于发生某种突破、解锁潜力上限,状态升格进入主物质界,从而在其他世界留下自己的投影。
投影延伸,就变成其他世界中的历史和传说。
依旧是用大家熟悉的佛陀举个例子。
佛有三身,分别是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和释迦牟尼佛。
毗卢遮那佛即所谓大日如来,是中道之理体,佛以法为体,是为法身。卢舍那佛为报身。释迦牟尼则是应身,是佛随缘教化,度脱世间众生而现的生身。由此展开有三身,三十二应身,千百亿化身的说法。
那么法身常处常寂光明净土,而应身在万千世间随时显化,应身就可以理解为位于真理界的法身在应用侧的投影。
当然,具体那些复杂的科学理论也就是图一乐,但对平行空间位面投影这种东西,方可以自认还是颇有几分发言权。
紧接着,方可以临行密密缝,缝出来的世界观包括诸如:
仙秦,秉承先秦上古炼炁士传说,炼炁化神,羽化成仙,长生久视,与天地同寿。
神汉,全部采纳史书中的各种谶纬巫祝神话,堂堂皇汉建立大一统神道系统。
圣唐,荡涤前代妖魔纷乱,承袭佛道遗志,凝聚生灵宏愿,组建陆上圣国。
此外还有武周、道宋、魔元、机械大明……
每个时代世界观通过1-3部电影搭建,具体看市场反馈。
考虑到朝代更迭问题,后续可以设计不同世界打破时空壁垒,进入高维战场。
比如像魔元这一条游牧民族的巫妖祖魔线,显然就要放到相对后期。至少得等如秦汉唐宋的世界观搭建完毕,差不多套路的东西观众已经看腻。就可以考虑拍摄常规剧种中的反派方们的生存模式和世界观。
此君还信誓旦旦地表示,也完全可以承接下去,拍诡异中式恐怖的魏晋南北朝黑神话。彼时疯魔乱道,符合时代刻板印象,运气好还能和《菩萨行》和《比丘》联动一波。
甚至如果真要拍摄,人选她都帮忙想好了,方可以推荐柯莱特。
柯导拍的东西本来就有种轻而易举进入超现实主义的疯癫味道,本人上学时的作业就经常走哥特风,对克苏鲁也颇有研究。不论精神状态还是血脉基因,拍这种片正合适。
“停停停……”
道诡南北朝什么的先缓一缓,信息量一时有些太大,靳茜有点反应不过来。
她现在幻视严重。
仿佛原本优雅端庄还沾点忧郁文青、每天吃饱就睡的家养萌物,忽然摇身一变成为黑白双色中二战斗狂。龇牙咧嘴地挥动着猫扑拳要击碎星河,一拳打出未来,一脚踏翻尘世。
画风过于割裂,令人不知所措。
难道是自知继续深耕文艺片也只是进入边际效应区间,蝉联获奖无望,干脆反其道而行之?
又或者是功成名就了,开始琢磨着整个大活?
“嘿嘿,凑巧,都是凑巧。”
方可以装傻。
她当然不能说,自己本来确实是没什么想法的。
但是一来这个世界高新科技发展出的特效技术实在让土老帽大开眼见,很想试试大玩具;
二来升级成为A级之后的导演能力也多少让她膨胀了。无论是“拼图冠军”,还是“整个大的”,无疑都在时刻散发着罪恶的气息,让她蠢蠢欲动。
至于前不久遇到什么邓伟融啊、沈城啊,那肯定不是因为觉得这些老登指指点点的样子太腻歪。想做点新蛋糕,让更多的青年导演入行分饼,好让行业加速更新换代。
肯定不是吧,她就是一个猎奇至上、明哲保身的俗人,哪会有这种雄心壮志?
只不过是看着同行们整日拿着新技术,写旧的传奇母本,改编来解构去,都是些早已知道结局的旧故事。一次两次还好,多了,方可以觉得真是没意思,这就来开拓点新思路。
何况不趁着自己现在行情正好的时候整幺蛾子,那要什么时候整,等自己扑街了再折腾吗?
而面对靳茜的质疑,方可以一脸无辜:
“正好徐二少爷不是总嫌弃我开的项目钱不够吗,这个项目有的是特效经费的缺口,总有花钱的地方。”
靳茜白她一眼,敢情这还是徐祖年招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