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一些杂七杂八的电影虽然没什么影响力,李昊阳也没翻拍的打算。
不过,等网际网路时代到来,至少可以填充一下片库。
另外,宝丽金电影虽然走的是独立製片的路线,之前也收购过几家小型的电影公司。
其中包括一家英格兰的电影公司workingtitle。
宝丽金的电影製作能力有一大半就是来自於它。
以后如果有在英格兰製片的电影,可以交给那边其它的资源全部合併起来,星海和漫威哪边合適的就挪到哪边。
只是,宝丽金无论音乐还是电影,走的都是高度自主路线。
workingtitle听说宝丽金卖盘给李昊阳,很多人直接选择离职。
用行动对抗他的收购。
那真是太好了。
李昊阳直接將公司和星海娱乐合併,连名字都改为星海娱乐分公司(英格兰)。
他最关注的当然是宝丽金音乐。
宝丽金音乐虽然纳入环球音乐,不过在香江的业务基本没改,只是换了环球的名头而已。
因为环球音乐在香江根本就没有公司。
如今剥离也方便得很。
李昊阳没有將宝丽金併入星海音乐。
这个品牌还是很响亮的,况且名字寓意也好得很。
又宝文丽又金的,还不显得俗气。
李昊阳甚至打算以后將它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宝丽金72年就进入香江,几乎占据香江音乐的半壁江山,旗下巨星闪耀。
粤语歌开山鼻祖许冠杰、殿堂级歌手徐小凤,两位元老级人物都在宝丽金旗下。
因为他们崛起的时候,其它唱片公司还没影。
谭校长自然不用说,他由始至终一直在宝丽金,被收购后合约又继续转到环球。
张果荣则在新艺宝,而新艺宝是宝丽金的子公司。
统治一个时代的谭张爭霸,其实就是宝丽金自己的內部竞爭!
再到四大天王时期。
刘天王从tvb起飞后,转战音乐圈,最开始在tvb旗下的华星唱片,后来转到百代、宝艺星。
宝艺星也是宝丽金的子公司。
张歌神和谭校长一样,也是从一而终待到宝丽金自己都卖身。
此外还有黎名、李克勤。
92年四大天王局势形成。
这可不是歌迷自发的称呼,而是幕后推手在发力。
这是一场从唱片公司到经纪公司、电台、媒体等等多方参与的造星行动。
原本四大天王定为刘天王、黎名、张歌神、李克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