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幼年身陷赵国一般,甚至更加危险。
秦念的身后,没有“秦国”。
自保尚且艰难,又怎能顾及万世?
【刘彻:换话题,说别的。】
刘彻不喜秦念这种观念。
但秦念帮了他太多,又助高祖解决诸王的隐患。
其所言所思,即便秦念声称极厌儒家,却隐约有儒家圣王之姿。
儒家的圣王还全是假的。
这个却是真的。
若只是如此,刘彻会认为秦念与“真信以德治国”的蠢笨之人无二。
但他也同样想到了秦念的处境。
假如自己是夜郎国君,一个强汉就足以令他寝食难安。
秦念面对的,却是三境强汉。
在这种情况下,秦念此言就又多了几分无可奈何。
而这样的处境……
似乎正与他“抑黜百家、尊崇儒术”、以致华夏不断衰落有关。
心虚之下,刘彻果断要求换话题。
哪怕是改成谈论高祖的过错!
【秦念:那就谈萧何?】
【刘彻:……】
一看秦念这个问号,刘彻就知道要谈的是什么。
高祖,愿安。
殊不知他的沉默,则让刘邦倒吸一口冷气。
难道他除了辜负武将,就连萧何也未能善终?
萧何同样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他却没有因此而感到悲哀。
天幕现世,韩信得获生机。
倘若他原本不得幸终,有秦念点破其中原委,他反倒能因此获益。
【秦念:你们汉家的皇帝忌惮武将朕能理解,怎么文臣你们都不放过?难道你们觉得文臣能篡汉家天下?】
【刘秀:……能。】
秦念感到非常庆幸——
还好她用的是反问句!
光顾着讥讽刘邦连萧何都要猜忌,她居然把王莽给忘了!
………
刘邦眯了下眼。
文臣篡汉?
先前秦念言“三分天下取其二的至德之臣”时,就曾唤刘秀之名。
有“至德之文臣”篡位?
既然有刘秀的存在,这次篡汉显然没有成功,但也足以警醒刘邦。
文臣也需提防!
萧何暗自苦笑,面上不敢表现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