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念点点头。
刘邦既然这么回答,那就是“认可”她的猜测。
这个猜测就变成了刘邦剧本里的设定。
【秦念:拒绝沛县县令的求娶,却将女儿嫁给年纪大、多大言、少成事、甚至还有私生子的你,这不也是对县令的羞辱吗?】
【刘邦:或是吕公真有相人之能?】
【秦念:别用疑问句。】
秦念作为钻规则漏洞的老手,一眼就看出老流氓在干什么。
这既然是一个走科学观的扮演群,相面之说肯定是假。
【刘邦:……】
刘邦无奈。
果然,他发现的规则缺漏,秦念也没有忽略。
………
刘彻再度震惊。
吕公相人也是假的?
怎会如此?!
难道就没有一件神异事件为真吗?
【秦念:吕公入沛县是为了取得庇护,当他发现泗水亭长这条地头蛇远比沛县县令更有权势时,当然会在萧何的劝说下,将女儿嫁给你。】
【刘邦:亭长的权势高于县令?这又从何说起?】
刘邦还是忍不住狡辩。
为了始皇帝时期的自己与三族。
【秦念:陈胜吴广起义,许多郡县的官员都被民众杀死,沛县县令恐惧被杀,意欲随之而反。】
【秦念:可他却忌惮你,调你的连襟樊哙出城找你,随后就闭门想杀掉萧何曹参——他一个县令为什么要忌惮一个亭长呢?你不应该是他造反的助力吗?】
【刘邦:……】
第36章
起义?
秦念视谋逆为起义?
嬴政眉头紧皱,但没有出言驳斥。
秦念于数朝之后复秦,所行之事恐怕亦是“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许多郡县的官员都被民众杀死”——
嬴政暂且按捺住杀心。
若是六国余孽作祟,秦念应不会言“起义”之说。
何况代秦之汉的刘邦亦非六国余孽。
“出身布衣”。
………
朱元璋张口欲要追问“起义”之说。
可话到嘴边,竟是没能说下去。
他突然想起秦念此前那句“从未忘记自己出身布衣”。
【秦念:萧何曹参原本都是县令的部下,他想杀他们,这两人却轻易逃脱,翻墙出去找你。你用帛写一封信附在箭上射入城内,沛县百姓竟然就都知道了信中的内容,杀死县令开门迎接你。】
嬴政没有在天幕上令泗水郡守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