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朱元璋的选择是设南北榜,但秦念却不能提议分性别录取。
因为按人口比例分,封建王朝绝对不会答应给女子一半的国试名额,这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现状。
也不能提议给女子一成的最低额度,因为执行过程中很容易变成固定额度,对以后的女子不利。
【秦念:那说明你朝女子依旧在被儒家糟粕打压,你就该好好反省阴衰至此何以兴阳。】
【朱元璋:……】
秦念给自己点赞。
这就叫放弃内耗,外耗他人。
一个女子考不进国学,是她个人的问题;所有女子都无法进入国学,那是王朝的问题。
………
儒家糟粕?
阴衰至此何以兴阳?
这都是何意?
刘炟茫然地望着天幕。
疑惑已到嘴边,刘炟却终究没有问出来。
因为大父已两次要求阿父慎言。
大父也说两个时辰后将能看到此前的话题,他不问也应该能得到解答。
那还是不问了。
——刘秀中兴汉室,刘庄严刑峻法,而刘炟治国被视为“仁政”。
【秦念:除了选皇后,还得让皇后了解朝政。如果皇后对政事一知半解,就无法在皇帝早逝时尽快稳定朝局。】
对于此事,刘庄和刘炟倒是都没有意见。
毕竟他俩都有宠爱的皇后,且都不避讳与皇后商议政务。
【刘邦:皇后干政?】
此前刘邦就以“太平是武曌的子嗣”,来询问如何避免吕雉效仿武曌称帝。
得知武曌以皇后之身临朝二十年,且子嗣皆为李唐皇室,故而能够称帝之后,刘邦才放下心来。
如今秦念却是不仅要赋予太后临朝称制之权,还要允许皇后参政——
居心不良。
刘邦早就知道秦念博闻强识,对军政都有着极其独到的理解。
可就是太独到了。
刘邦对她那句“假如朕的皇后有武曌的治国天赋,后代又都是废物,这皇位传给他,朕又没意见”印象深刻。
秦念不介意江山易主,但刘邦介意。
【秦念:参政又不必给实权,就当多一个可商议政事但无实权的幕僚即可。】
一旦皇后是幕僚的制度得以确定,那么后宫有可能发展成幕僚团体。
毕竟后宫皆出身国学,才能都不会差。
当然还有另一种发展:那就是随着女子地位的提升,将不会再有后宫制度。
等朝臣发现后宫幕僚团在与前朝争夺话语权,前朝绝对不会反对后宫只剩一个皇后。
当然,以上都属于秦念的推测。
同事们的剧本会怎么发展,她就不清楚了。
【刘邦:只怕有君王宠爱皇后过甚。】
【秦念:二凤,他内涵你儿子。】
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