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念将《内训》说成是徐皇后的罪证,倒不是她对徐皇后有很大的意见。
而是她觉得这么说,各朝剧本应该不会再有女子编这种书。
照例请教外援李爷爷得知治疗方案并发到群里后,秦念将话题带回西汉因何而亡。
【秦念:在朕看来,西汉的衰亡在土地兼并失控时就已经注定结局。】
【刘秀:此前你说要限制本族奴隶贸易、强夺他人土地,有许多儒生上书,言你是在效仿王莽,天下将因此而乱。】
这些上书,刘秀当然不会听信。
秦念为民心榜首,岂会是效仿王莽之制?
之前历经两个明朝皇帝的话题,刘秀都没有就此事询问秦念,因为他在等。
看究竟有多少大臣心中只有家族而无社稷。
只是秦念显然要详谈土地兼并之害,想必这些儒臣就不会再如此上书,也就不能再借此分辨忠奸。
不如借秦念之口,好好敲打这些奸臣。
此时上书过的儒臣皆色变。
【秦念:?】
【刘秀:……】
刘秀突然有不祥的预感。
如果秦念有理有据讥讽儒家,他就可顺着她的“理据”处置那些上书的臣子。
但秦念先发问号,这问号是针对那些臣子,还是他?
第149章
【秦念:王莽托的古是周朝的古,而儒家最高理想可是克己复礼、复周礼。你朝儒生说朕的政策与王莽相仿,是在说朕复周礼,乃儒家之圣皇?朕只能说——别来沾边。】
【刘秀:……】
刘秀看向朝堂众臣。
此前递过上书的官员都面色涨红。
“陛下,王莽为佞邪,是伪复周礼尔!”
【刘秀:有儒臣说,王莽是伪复周礼的佞邪。】
刚才出言的儒臣没想到陛下会直接转述他的言论。
陛下虽欲兴百家,却无抑儒之意,他才敢屡次进言。
但让他和这个后世秦皇辩论……
刘秀继续看天幕,不想看自己的臣子如丧考妣的神情。
敢对他进言,却不敢直面秦念。
是欺他此前崇尚儒术?
【秦念:将王莽这样的奸佞开除儒籍,剩下的儒生就都是忠臣——算盘打得这么响,你们是在把刘秀当傻子糊弄吗?】
刘秀知道秦念必然不会放过这些儒生,但他没想到秦念会连着他一道讥讽。
他早该想到的。
以秦念的能力,必然看得出自己此问的目的。
“臣等绝无此意!”
上书言此事的儒臣跪倒一片。
【刘秀:上书言此事者,皆罢官徙边。】
并非只有刘秀时期有这种儒生,汉后各朝都有。
“可惜,此后不会再有儒生如此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