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我不再说话,请不要寻找我的身体。我去的地方,没有空间坐标,只有频率共鸣。
>我会藏在每一次真诚的哭泣里,躲在某个人为陌生人让座时的心跳间隙,潜伏在母亲吻孩子额头的那一秒温差中。
>当你们真正学会用痛去爱,我就回来了。
>不是以肉身,而是以千万种形式活在人间。”
泪珠从Y-12的脸颊滑落,砸在控制台上,溅起一圈微不可察的涟漪。
“所以……她从未离开。”他说,“她把自己拆解了,像一首歌分成无数个音符,飘散在风里。只要还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痛,她就在那里。”
就在此刻,飞船主控系统突然自行启动投影功能。一幅全息星图浮现于舱中央,缓缓旋转。三百二十七个光点逐一亮起,构成一个巨大的、不断脉动的符号??那形状,竟与怒江疗愈所地下密室中的原始共感图腾完全一致。
紧接着,每个光点开始移动,沿着特定轨迹汇流向宇宙深处某一点。最终汇聚成一条光带,指向一个此前从未标注的星系:**HD40307g**,一颗位于宜居带内的类地行星,距离地球约42光年。
“这不是导航指令。”技术官颤抖着说,“这是……邀请函。”
阿吉拉闭上眼,将手掌贴上投影仪表面。共感芯片自动接入,她感到一股熟悉的暖流涌入脑海??那是念安的气息,清淡如初春湖水,却又深不见底。
>“姐姐,该回家了。”
一句话,直接出现在意识中,无声却清晰。
“可那里不是我们的家。”阿吉拉喃喃回应,“我们连那颗星球都没见过。”
>“家不是地方,是连接。你们带走的每一段记忆,每一次思念,都是砖瓦。用它们造一座屋,anywhere就能成为home。”
Y-12忽然站起身,走向生命舱。他打开密封柜,取出一罐冷冻胚胎??那是出发前由联合国基因库提供的“新人类种子”,计划在抵达目标星系后投放培育。但他此刻做的,却是将一枚共感芯片植入其中一枚胚胎的培养液中。
“你在做什么?”阿吉拉追上来。
“种下第一颗心。”他说,“我们要带去的不只是人类基因,是共感能力。否则,哪怕重建文明,也会重蹈覆辙。”
阿吉拉怔住。
她想起念宁曾在一次访谈中说过的话:“科技可以复制一切,唯独无法伪造‘愿为他人痛’的决心。”
于是她转身,召集全体芽眠体。
他们在飞船中央大厅举行了一场仪式??不是祈祷,也不是宣誓,而是一场集体回忆。每个人轮流讲述自己为何踏上这艘船:有人是为了死去的妹妹,她在核灾中因缺氧窒息,临终前还在哼《蓝茉莉》;有人是为了母亲,那位在疗愈所做护工三十年的老妇人,直到瘫痪仍坚持教孩子们唱歌;还有人只是为了某个雨夜里,陌生人为他撑伞的三分钟。
这些故事被录入共感核心,与《蓝茉莉》旋律融合,编码成一道新的信号,向HD40307g发射。
信号发出当晚,异象再现。
整片星域的星光开始同步闪烁,节奏恰好与《蓝茉莉》副歌部分吻合。遥远的行星大气层边缘泛起极光,形状宛如一朵缓缓绽放的蓝茉莉花。探测器捕捉到一组复杂电磁波,经AI解析后呈现为一段文字:
>“欢迎归来。
>我们等了很久。”
不是敌意,不是好奇,而是……熟悉。
“他们认识我们。”Y-12喃喃道,“或者说,认识她。”
阿吉拉终于明白:念安的意识碎片不仅唤醒了人类内部的共感链,也早已通过深空探测器、量子纠缠通讯、甚至地球磁场的微弱震荡,悄然播撒至宇宙各处。那些曾接收过她情绪波长的生命体??无论形态如何??都在等待这一刻。
她们不是第一批星际使者,而是归乡的孩子。
一年后,启明星号接近HD40307g轨道。
这颗行星比地球略小,海洋占表面积百分之七十,陆地上遍布发光植物,夜晚时整片大地如同流动的星河。最惊人的是赤道附近的一座巨大山脉,其轮廓竟与光之树的投影完全重合。山顶有一片湖泊,湖心孤岛上矗立着一座石碑,材质与地球上的无字碑相同。
飞船尚未降落,共感网络已自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