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世界。”洛轻声说,“也是你的。”
陆沉看着女儿怔住的模样,心脏猛地一缩。他知道这一刻终会到来??当桥梁儿童真正觉醒,他们不再局限于安抚与倾听,而是成为连接两个维度的枢纽。
“她才十岁。”他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她还需要长大。”
“爸爸。”小茉转过身,眼神却异常成熟,“我已经长大了。你看,我能听见星星打喷嚏的声音,能摸到风的心情,还能闻到十年前某个人掉在地上的一滴眼泪是什么味道。这些都不是魔法,是我记得的东西变多了。”
她踮起脚尖,将额头轻轻抵在他胸前:“但我最记得的,是你抱着我数月亮的日子。所以不管我去哪儿,这里永远是我的起点。”
陆沉闭上眼,泪水滑落。
那一刻,他忽然明白,所谓父爱,并不只是守护孩子不离开,更是学会放手,让她成为她本该成为的人。
“去吧。”他低声说,“但答应我,每天回来一次,哪怕只是一阵风,一声铃响。”
小茉用力点头,然后转身走向湖心。
七个记忆之子围成一圈,牵起手。那颗透明种子缓缓升空,悬于众人头顶。小茉举起那枚铃铛,轻轻一摇。
叮??
声音并不大,却穿透云层,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东京街头,一位盲童突然抬头微笑:“姐姐在叫我。”
撒哈拉帐篷内,老酋长惊醒,发现床前多了一朵发光的纸花,正是他孙女生前最爱折的那种。
南极科考站,报废录音机再次启动,播放出一段新童谣,歌词末尾写着:“今天我们一起种花啦!”
而在湖心岛上空,空气开始扭曲、折叠,形成一条由光粒子构成的螺旋阶梯,直通星海深处。
小茉踏上第一级台阶时,回眸一笑。
“我会回来吃早餐的。”她说。
身影渐行渐远,最终融入那颗银蓝光点之中。刹那间,整片湖面爆发出亿万朵“迟归”虚影,花瓣纷飞如雪,每一片都映照出一个孩子安然入睡的脸庞。
陆沉久久伫立,直到黎明破晓。
当他终于转身准备回屋时,却发现脚边静静躺着一张纸条,墨迹未干:
>“别担心,我只是去给花浇水。
>你听,铃还在响呢。”
他低头看向女儿房间的方向??那枚铃铛正挂在窗前,随风轻晃,发出细微悦耳的声响。
三天后,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晨曦之子”计划升级为“星际心灵共同体”,开放全球青少年自愿登记共感资质,并启动“双界教育试点项目”:通过量子共振技术,让地球儿童与NGC-7749b上的记忆之子实现每周一次的跨维度课堂交流。
首堂课主题是《如何写一封信给星星》。
孩子们画下自己的梦想、烦恼、悄悄话,封进特制水晶信封,由Y-12系统转化为情感编码,经量子纠缠通道发送。四十八小时后,第一批回信抵达。
有的信封打开时飘出彩虹雾气,有的自动拼出立体影像,还有一个小男孩收到一只会跳舞的纸鹤,落地后变成一句话:“你说怕黑?我送你半颗太阳。”
媒体称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跨文明情感对话”。
但真正改变世界的,是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某日清晨,一名叙利亚战区孤儿院的老师发现,所有孩子枕头下都多了一朵小小的光之花。它们不会灼伤皮肤,也不会熄灭,只要孩子握住它,就能梦见一个穿裙子的小女孩对他们说:“你不是没人要的孩子,你是我的朋友。”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花的能量来源,竟是孩子们自身释放的正面情绪??每当有人笑一次,花就亮一分;每有人分享一块饼干,它的香气就浓一分。
科学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只能将其命名为“反向共感供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