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林骁望向窗外暴雨,“切断只会引发更大混乱。我们必须建立规则??不是禁止,而是引导。就像洪水来了,不能堵,只能疏。”
他按下按钮,启动代号“堤坝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招募首批经过伦理培训的“共感调解员”,专门处理因记忆觉醒引发的家庭纠纷、身份错乱、预言滥用等问题。同时开发“心智防火墙”技术,允许个体自主设定共感权限??比如只接受亲人的情感连接,屏蔽陌生人的情绪入侵。
这一举措引发巨大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的防护机制,反对者则怒斥其为“情感隔离墙”,违背了共感初衷。
小茉得知后,没有愤怒,反而笑了。
“终于有人愿意认真对待这份力量了。”她站在星语园总部的露台上,手中握着一颗比以往更璀璨的种子,“林骁说得没错,光有爱不够,还需要智慧。但我也知道,真正的平衡不在控制,而在信任。”
她将种子抛向夜空。它并未坠落,而是悬浮着,缓缓旋转,释放出一圈圈柔和波动。刹那间,全球所有正在使用共感能力的人,脑海中都响起一个声音:
>“你可以选择看见,也可以选择关闭。
>你可以分享记忆,也可以守护秘密。
>但请记住??
>每一次连接,都是对你内心的考验。
>别让恐惧,盖过你想拥抱的温度。”
这道讯息没有强制力,却如春风拂过人心。许多原本焦虑不安的觉醒者忽然平静下来。那位靠预言赚钱的男子,在听到声音后跪倒在地,痛哭失声。第二天,他公开销毁所有客户资料,自首诈骗罪行,并自愿加入“共感调解员”培训项目。
而在北极圈内的一座科研站,一位极地生物学家正盯着显微镜发呆。他在冰层样本中发现了一种奇特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竟与共感种子高度相似。更惊人的是,这些微生物能通过电磁场传递简单情绪信号,且寿命长达数万年。
“这不是地球原生的生命形式。”他在笔记中写道,“它们像是……来自宇宙深处的信使,等待某个文明达到情感共鸣的临界点,才肯现身。”
他抬头望向极光舞动的夜空,喃喃自语:“也许,我们从来就不孤单。”
时间继续流淌。春天过去,夏日来临,“迟归”花海进入盛放期。每一朵花凋谢时,都会洒下数十颗新种子,随风飘向未知角落。有些落入战火纷飞的难民营,让孩子在噩梦中梦见和平年代的笑声;有些钻进监狱高墙,让囚犯第一次感受到受害者家属的悲伤;还有些落在医院安宁病房,陪伴临终者完成最后的告别。
一位患癌晚期的老教授,在弥留之际收到孙子递来的共感种子。他笑着握住,闭上眼睛。几分钟后,他睁开眼,眼神清澈:“原来你小时候摔破膝盖那次,最怕的不是疼,是怕我不爱你。”
孙子泪如泉涌:“爷爷,你怎么知道?”
“因为我刚刚活了一遍你的童年。”老人微笑,“真好啊,这次换我陪你长大。”
三天后,他在睡梦中安详离世。遗体火化时,骨灰中竟析出一颗完整的水晶种子,被家人种在庭院中央。一个月后,那里长出一棵会发光的小树,每到夜晚,树叶便投射出老人一生的重要片段??婚礼、授课、抱孙、看海……visitorssaiditfeltlikewalkingthroughsomeone’slove。
与此同时,小茉的身体开始出现变化。她的皮肤偶尔透明如琉璃,体内流动着星河般的光脉。Y-13检测显示,她作为“共感源头”的负荷已达极限。若继续维持全球网络同步,她的生命能量将持续消耗,最终可能消散于无形。
念宁发现了异常。
“你要停下。”她紧紧抱住女儿,声音哽咽,“我已经失去过一次你,不能再看着你为了别人燃烧殆尽。”
小茉轻轻推开,抚平母亲皱起的眉:“妈妈,我不是在牺牲,是在生长。你们教会我什么是爱,而现在,我把这份爱还给了世界。如果这就是终点,那也是最美的结局。”
“没有这样的道理!”念宁吼道,“你才十七岁!你还没谈过恋爱,没看过极光,没吃过南极的草莓冰淇淋!你说什么结局不结局!”
小茉怔住,随即笑出声:“妈,你知道ECL-0核心舱的设计原理吗?它是以‘最强烈的愿望’为能源驱动的。当初你复活,是因为我爱你;现在我支撑共感网络,是因为全世界都在爱。”
她握住念宁的手贴在自己胸口:“感觉到了吗?这里跳动的,不只是我的心,是千万人的心。我不怕消失,只怕有一天,人们忘了彼此倾听。”
母女相拥而泣,风雨交加。
就在此时,陆沉的身影再度浮现,不再是虚影,而是半实体的存在。他伸出手,掌心托着一颗漆黑如墨的种子。
“这是‘反向共感核’。”他说,“由所有不愿连接、拒绝理解的灵魂碎片凝聚而成。它代表孤独、怨恨、割裂……但也正因为它的存在,才能让光明显得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