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 > 第734章 身世曝光皇帝亲自审问(第1页)

第734章 身世曝光皇帝亲自审问(第1页)

护国寺,大雄宝殿。

天色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漫天大雪。

殿内光线因此显得晦暗,唯有长明灯与香烛的光芒,在沉凝的空气中摇曳,映照出佛像静谧慈悲的面容。

青烟从香炉中徐徐升起,香气宁静安神。

殿内两侧,站着数位身披袈裟的老僧。

他们垂首默立,对着不远处的小身影躬身以待。

萧安棠穿着宝蓝色锦缎小袄,跪在宝相庄严的佛像前。

他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双手合十,仰头望着那俯瞰众生的佛像,清澈的眼眸里。。。。。。

夜雨如针,密密扎进京城的青石板街。阿芜站在新修的共言堂檐下,听雨水顺着飞檐滴落,一声声,像是无数细小的名字在地下苏醒。她手中握着一封未拆的信,火漆印上是西北边陲特有的狼头图腾??那是云知最后留下的暗记。

她没有立刻打开。

十年了,风雪已停,可有些人从未真正归来。春芽如今主持女子修史局,每日批阅成山卷宗;沈知微闭关三载,据传正在编纂一部《言脉纪年》,记录每一句被夺走又重获的声音;琴师隐于江南,只在清明夜抚一曲《无名吟》;而女讼师则走遍州县,专为那些仍不敢出声的女子代笔陈情。

唯有云知,音讯断绝如刀斩丝线。

阿芜终于启封。信纸薄如蝉翼,字迹却力透纸背:

>“七井虽开,根脉未断。

>真名复位,然魂不得安。

>我守最后一关,在彼岸等你。”

末尾附一张残图,画的是岭南老家后山的一处断崖,崖底标注“回音窟”三字,旁边一行小字:“声藏地心,非血不解。”

她心头一震。

回音窟……那是她幼时母亲常带她去的地方。每逢月圆之夜,母亲会对着深谷低语几句,片刻后,山谷竟会传来层层叠叠的回应,仿佛千人齐诵。当时她以为只是奇景,如今才懂??那不是回音,是**共鸣**。

母亲早就在那里埋下了什么。

第二日清晨,阿芜独自启程。她不带随从,不乘官轿,只穿粗布衣裳,背一只竹篓,扮作采药妇人。一路南行,越往岭南,百姓口中流传的故事越多。有人说起自己祖父原是抗倭将领,却被记功簿写成某侯爷家奴;有村妇哭诉祖上传下的田契明明写着“李氏独女承业”,族老却硬说“女子无权立户”;更有孩童唱着新编童谣:“阿姐织锦死,功劳归贵妃;阿娘写书疯,名字被风吹。”

这些声音,早已不再是零星火种,而是燎原之势。

抵达故乡那日,正值春分。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孩子正围坐念书,课本正是《我说话》。一个扎辫的小女孩抬头看见她,忽地站起来:“你是书里那个阿芜姐姐吗?老师说你让所有妈妈的名字都能被听见!”

阿芜蹲下,轻轻点头。

“那你现在还要去做什么事?”孩子问。

她望着远处雾霭中的后山,轻声道:“去找回最后一段没说完的话。”

当夜子时,她踏入回音窟。

洞内幽深湿冷,岩壁上布满细密刻痕,全是极小的字,密密麻麻,如同蚁行。她举灯细看,竟是无数女子临终遗言:

>“我叫林九娘,我不曾偷夫家银钱。”

>“我是陈氏第三女,我写的《农政辑要》被人烧了。”

>“他们说我疯,因为我记得真相。”

每一条都短促、破碎,却带着临死前最后一口气的执拗。

她在最深处找到一块石碑,碑面光滑如镜,上面无字。但当她将手贴上去时,掌心忽然刺痛??一滴血渗出,落在碑上,瞬间渗入,消失不见。

刹那间,整座山洞震动起来。

岩壁上的文字开始发光,由暗红转为金白,如同火焰沿着血脉蔓延。紧接着,低语声响起,起初细微,继而汇聚成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