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 > 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有(第2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没有(第2页)

捷报传回,举国振奋。有人称此战为“无血之战”,比霍去病封狼居胥更胜一筹。葡萄牙公使惊叹:“贵国竟以‘道理’为炮弹,以‘人心’为城墙,真乃前所未见之文明战争。”

唯有朱允?在御花园中久久伫立。他望着池中锦鲤游动,忽然问阿禾:“你说,若齐泰泉下有知,会否欣慰?”

阿禾轻声道:“他会问:这胜利,可曾少杀一人?”

朱允?闭目颔首。

冬至前七日,存真阁迎来一场特殊仪式。朱允?亲自主持,将《匠人十问》全文镌刻于黑曜石碑之上,立于综合学堂正门前。碑阴则铭刻腾冲三百匠户姓名,包括那位自焚于燕王府的齐泰。工匠代表吴老匠人颤巍巍上前,以锤凿轻轻敲击碑面,三声清响,如钟贯耳。

就在此时,西北风骤起,卷云裂空,一道阳光破雾而下,恰好照在碑文“五问:百姓知否和平非来自顺从,而来自威慑?”一句之上,金光流转,恍若天启。

围观学子齐声诵读,声震屋瓦。

数日后,苏婉儿带来一则消息:云南天花疫情已受控制,接种牛痘者逾二十万,死亡率下降九成。更令人欣喜的是,当地医官结合苗族草药,开发出“温补抗毒汤”,可减轻接种反应。她笑着说:“科学不是孤岛,它需要土地的滋养。”

朱允?听罢,提笔写下批文:“准予推广,并命名为‘苏氏防疫法’。”

苏婉儿红了脸,欲言又止。最终只道:“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正因如此,才值得铭记。”他说。

然而暗流仍在涌动。

腊月初八,佛诞日。京城突现瘟疫传言,称“理工坊炼丹走火,毒气泄漏”,导致多人高热昏厥。锦衣卫查证后发现,患者均曾饮用某“养生道观”分发的“辟谷丹茶”。顺藤摸瓜,竟牵出一个隐秘组织??“天机盟”。

该盟自称传承张陵正一道统,实则由数位失意文人与落魄道士组建,主张“复纯儒、毁机巧、绝工商”,认为一切灾祸皆源于“人心失道,技艺乱伦”。他们在多地设立秘密讲坛,用谶纬之说蛊惑百姓,甚至绘制“末日图”:紫禁城化为焦土,钢铁巨兽吞噬孩童,题曰“妖皇之报”。

最令人不安的是,缴获的密信显示,他们已在南方数省埋设“土雷”,计划于来年春耕时simultaneous爆炸,制造混乱,再趁机起事。

太子震怒,主张株连九族,焚其巢穴。

朱允?却下令:公开审讯,全程记录;允许被告自辩;审判文书刊印全国。

“我们要赢的不只是战役,还有理。”

大理寺公审当日,百姓挤满广场。主犯是一名前国子监助教,博学善辩,言辞激烈:“你们推崇的‘科学’,不过是另一种迷信!谁给了你们权力,决定什么是真理?”

沈清澜出庭作证,平静回应:“没有人天生有权定义真理。但我们相信证据。比如,你可以不信牛痘,但请看看这十万接种者的名单??他们活下来了。这就是证据。”

那人哑然。

最终判决:主犯流放西域垦荒三十年,其余从犯依情节轻重服劳役或社区服务,期间须参加“公民思辨课”学习,并撰写悔过书向社会公开。

判决公布后,舆论两极。有人赞“仁法并施”,也有人讥“妇人之仁”。

朱允?不为所动。他深知,真正的敌人不是这些狂热者,而是滋生狂热的土壤??无知与恐惧。

于是,他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批准“天机盟”残余成员成立“批判学会”,允许他们出版刊物,只要不煽动暴力,便可自由批评新政。条件只有一个:所有言论必须标注来源,不得造谣。

“让他们说话,”他对议政院解释,“沉默的异议最危险。让它暴露在阳光下,真假自现。”

奇迹般地,半年后,“批判学会”自行解散。其最后一篇公告写道:“我们原以为科学是傲慢的独裁,却发现它竟容得下质疑。我们败了,但也醒了。”

春风再度吹过凤阳大地时,第二?国民发明大赛拉开帷幕。参赛作品更加多元:盲校师生合作设计“触觉导航杖”,内置震动感应器;一名寡妇改造织机,使其可用脚踏操作,方便残疾丈夫谋生;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老兵提交的“记忆录音盒”??他将阵亡战友的家书录下,配以语音合成技术,每逢清明,便自动播放,慰藉遗属。

冠军得主竟是海南农场的一群少年。他们利用废弃炮管与水轮机,建成一套“自流水力警报系统”,可在山洪来临前自动鸣笛示警。领奖时,为首少年哽咽道:“我们老师说过,最好的纪念,不是烧纸钱,而是不让悲剧重演。”

朱允?亲自为他们颁奖,随后宣布:将“安全生产委员会”升格为独立机构,直隶皇帝,赋予调查权与处罚权;所有重大工程必须实行“风险公示制”,接受公众监督。

那天夜里,他再次梦见方孝孺。

这次,那人站在一座桥上,桥下是滚滚江水,两岸灯火通明。他指着远处一座铁桥说道:“你修的不是路,是人心之间的缝隙。我不再恨你了,因为你终于明白,仁政不在空谈,而在细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