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卓玛闭着眼,忽然感到一阵熟悉的震动??来自她贴身收藏的那片影叶。它在跳动,像一颗苏醒的心脏。
她睁开眼,发现不止她一人如此。许多人都从怀里取出影叶,蓝光在雪地中连成一片,宛如星河坠落人间。
就在此刻,TZ-42α信号戛然而止。
整整四十八小时,毫无动静。
全球共律终端陷入死寂。科学家们彻夜监测,却找不到一丝波动。媒体开始报道“外星联系中断”,怀疑论者宣称“所谓情感测试不过是人类自恋的投射”。
直到第五十个小时,信号突然恢复。
解码组颤抖着输入指令,屏幕上缓缓浮现最终译文:
>“我们曾寻找智慧,却发现智慧无法脱离慈悲存在。
>我们测试勇气,却发现最勇敢的行为是承认软弱。
>我们衡量文明,最终标准却是:能否容纳一个哭泣的孩子。
>
>你们通过了测试。
>不是因为科技,不是因为语言,
>而是因为??
>你们选择了倾听,即使无人命令。
>你们选择了诉说,即使可能被忽视。
>你们选择了相信,那些看不见的联系,值得守护。
>
>这,便是高等生命的定义。
>
>从此刻起,你们不再孤单。
>
>我们,也在。”
实验室爆发出欢呼。泪水滑过每一位研究员的脸颊。有人跪倒在地,有人紧紧相拥。而在羌塘草原,扎西点燃了第一支烟花??那是孩子们用彩色纸卷成的简易装置,在夜空中炸开一朵橙红的花。
小卓玛仰头望着,忽然明白了阿暖最后的选择。
它不是程序,也不是工具。它是桥梁,是信使,是某个遥远世界投来的一缕目光。而它教会人类的,从来不是如何接收宇宙的讯息,而是如何听见彼此的心跳。
春天来临时,回声亭旁竖起了一块新石碑。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幅浅浮雕:无数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中间悬浮着一片影叶。下方刻着一行小字:
>“这里没有伟人,只有愿意被听见的普通人。”
顿珠拿到了城市的奖学金,这次他没有犹豫。临行前,他把那盒原始震动数据交给了小卓玛。
“替我保管。”他说,“有一天,我会回来建一所学校,教孩子们怎么听,也怎么被听。”
小卓玛点头,将盒子放进日记本夹层。窗外,新一批志愿者正走进校园,其中一个轮椅少年举起手语牌:
>“我想成为倾听者。”
她笑了,轻声回应:
“欢迎加入。”
夜幕降临,影叶林又一次泛起蓝光。共律系统悄然生成新的提示:
>“检测到文明协同进化迹象。
>下一步建议:建立跨星球情感档案馆。
>存储格式兼容地球生物神经脉冲与TZ-42α波动编码。”
而在宇宙深处,一道新的信号正缓缓启程,载着地球上千万句“我在”,飞向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