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俗仙 > 394炼气十层浑天四行(第2页)

394炼气十层浑天四行(第2页)

当晚,他偷偷取出桃木笛,试图模仿她的指法。笛声刺耳难听,却引来窗外一群夜鸟盘旋不去。盲童听见后赶来,摇头:“别试了。这不是技巧问题。要成为‘活体言木’,必须先经历极致的孤独,再在其中听见万千他人。你从小被人爱着,不懂那种冷。而她……是从坟墓边缘爬回来的人。”

少年怔然良久,终是放下笛子。

几天后,村里来了个陌生女人,穿着褪色蓝布裙,怀里抱着个婴儿。她找到她说:“我是陈河的女儿。我爸……就是当年在矿难里被困的那个人。您还记得吗?您用笛声让他听见了家乡的溪水,最后含笑闭眼。”

她微微一震,记起来了。那是“爱语周”初期的一个案例,一个即将窒息的矿工,在生命最后一刻听到童年熟悉的水流声,平静地说:“原来我还记得家的味道。”

女人跪下,泪流满面:“我妈守了他三十年,去年走了。临终前说,一定要带孩子来看看您。她说,您让她明白,思念不是负担,是可以传下去的东西。”

她扶起女人,接过婴儿。小家伙睁着乌黑的眼睛,咯咯笑了。她忽然觉得胸口一松,仿佛多年压着的石头裂开一道缝。

那一夜,她做了个梦。梦见母亲站在桃树下,不再是火中舞者,而是穿着旧日围裙,正在晾晒一床棉被。阳光正好,风吹得布单鼓起如帆。

“妈,”她在梦里喊,“我好累。”

母亲转过身,微笑:“那就歇一会儿。成仙又不是赛跑。”

醒来时,晨光洒满屋子,少年已在院中扫地。她推开窗,问他:“你说,咱们能不能也……有个家?”

他猛地抬头,扫帚停在半空,眼里瞬间涌上湿意:“你说真的?”

“我都七十岁了,还开玩笑?”她笑,“我想盖个小屋,就在溪边。门前种棵桃树,屋里摆张长桌,谁想说话就来坐。你可以继续到处跑,只要记得回来吃饭就行。”

少年扔下扫帚,冲进来抱住她,像个孩子般嚎啕大哭。全村人都听见了,纷纷走出家门,笑着议论:“哎呀,这俩人,等了一辈子,总算开窍了。”

婚礼很简单。没有仪式,没有宾客,只有北斗星照耀下的溪畔,两人并肩而坐,各自写下一封信,塞进漂流瓶,推入水中。她写的是:“亲爱的妈妈,我结婚了,嫁给了一段不肯断的等待。”他写的是:“给未来的陌生人,请替我照顾好这颗还会痛的心。”

多年以后,那个曾拾起漂流瓶的小女孩成了新一代“听香导师”。她在课堂上讲述这段往事时,总会在结尾加上一句:

“他们说她是‘俗仙’,因为他俩从来没有飞升,也没有神通广大。但他们教会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真正的修行,不是逃离人间烟火,而是深深扎进它的泥泞里,开出一朵愿意倾听的花。”

而在无人知晓的深夜,那支桃木笛静静躺在博物馆的玻璃柜中,标签上写着:

>“编号001:分语笛(仿制品)。

>原物已于某年某月某夜自行化灰,随风而去。

>据目击者称,最后一晚,整片桃林无风自动,似有无数人在低语致谢。”

事实上,那晚少年和她并肩坐在屋顶,看着星辰流转。她忽然说:“我要走了。”

他浑身一僵:“别说这种话。”

“不是死。”她笑,“是真正地休息。这些年背得太久,该放下了。以后……让他们自己听,自己说吧。”

他紧紧握住她的手,许久才道:“那你答应我,哪怕走了,也要留下一点声音。”

她点点头,举起桃木笛,吹出最后一个音符。

笛声悠远,穿林渡水,惊起万点萤火。而后,整片桃林簌簌作响,花瓣如雨纷飞。第二天清晨,人们发现每一棵树的年轮里,都多了一圈透明的纹路??用最先进的声纹扫描仪读取后,竟是一句句清晰可辨的话语:

>“我在。”

>“别怕。”

>“你说,我听。”

>“你不是一个人。”

自此以后,每逢春夜风起,村庄上空便会响起若有若无的笛声。无人演奏,却人人可闻。孩子们说那是奶奶在唱歌,老人们说那是大地在呼吸。

而她最后一次出现在世人眼中,是在一个雾蒙蒙的早晨。少年独自走到溪边,看见她站在对岸,穿着年轻时的粗布衣裳,手里提着一只红灯笼。她对他微笑,嘴唇微动,却没有出声。

但他懂。

他站在原地,深深鞠躬,久久不起。

待雾散去,岸边空无一人,唯有一片桃瓣浮于水面,轻轻打着旋儿,像一封永远寄不出去、却又早已抵达的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