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俗仙 > 396陈乾六 大师姐和花娘子几时候能回(第1页)

396陈乾六 大师姐和花娘子几时候能回(第1页)

一个声音缥缈传来,喝道:“花师妹,此是你当年的道兵残部。”

三道光芒落下,花颜姿伸手一指,把光芒都定在了虚空,高空上有极迅烈的遁光破空之声,震荡的雷音滚滚,须臾去的远了。

花颜姿微微一挑眉。。。

雨季来得比往年早了些。

清晨的雾还未散尽,溪水已涨了半尺,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断枝败叶,哗啦啦地冲过石桥底下。村口那棵被雷劈过的人形言木残干静静卧在泥地上,断裂处渗出的液体早已不再滴落,仿佛昨夜一场暴雨耗尽了它最后的力气。可就在天光初透时,有位采药的老妇人路过林边,忽觉脚下一滑??她低头一看,泥土中竟冒出一颗新生的嫩芽,通体泛青,叶尖还挂着一滴晶莹露珠,像是刚从泪玉里长出来的。

她没敢碰,只远远望着,心头忽然涌上一阵酸楚。那天夜里她梦见了亡夫,他坐在灶前烧火,头也不抬地说:“别怕黑,我一直在听你说梦话。”醒来时枕头湿了一片,而窗外正落着细雨,檐角滴答声与心跳同频。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听见”的回应,但她知道,自己终于能睡着了。

消息传开后,村民们不再打算清理那截断木。他们用青砖围起一圈矮墙,像护着一口古井,又似守着一座无名坟冢。每逢月圆之夜,总有人提灯前来,在树根旁放一朵野菊、一块糖、或是一封没寄出的信。没人说话,只是静静地坐一会儿,然后起身离开。孩子们说,那些信纸第二天都会消失,连灰烬都不留,但风里会多一句低语,温柔得不像人间所有。

少年??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每年春分仍来种桃树。今年他带了个小女孩同行,是邻村送来暂住的孤儿,瘦得像根芦柴,眼睛大得出奇,却从不与人对视。她叫阿禾,据说是火灾中活下来的唯一幸存者,救她的消防员没能出来。自那以后,她再没说过一句话。

老者也不逼她。两人一路走得很慢,他在前头拄杖引路,她在后头默默跟着,手里攥着一片枯黄的桃叶。到了溪边,他挖坑、栽苗、培土,动作缓慢却坚定;她则蹲在一旁,盯着水流看了许久,忽然伸手捞起一块沉底的石子,紧紧握在掌心。

“你想不想也种一棵?”他轻声问。

她没抬头,只是把石子放进新土里,轻轻拍实。

当晚,雷声滚滚而来。乌云压顶,闪电一道接一道撕裂夜幕,整个山谷都在震颤。村民们都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唯有老者站在院门口,仰头望着桃林方向。他知道,有些事注定要在风雨中发生。

果然,午夜刚过,一道刺目银光直劈入林心,正中那株十年前由少女拾瓣之处。轰然巨响中,整棵桃树并未倒下,反而剧烈摇晃起来,枝条狂舞如招魂之手,花瓣如血般纷飞四散。紧接着,地面微微隆起,泥土翻动,竟从根部缓缓升起一团模糊光影??形若女子,披发赤足,手持一物,似笛非笛,似骨非骨。

没有人亲眼看见这一幕,但翌日清晨,所有进入桃林的人都停住了脚步。

那株被雷击的桃树依旧挺立,但树干上多了一道螺旋状裂痕,深不见底,内壁泛着幽蓝微光。更令人惊异的是,树冠顶端开出一朵前所未见的花??五瓣皆为纯白,唯中心一点猩红,宛如凝固的血珠。风过时,整棵树发出极细微的鸣响,如同有人在极远处吹奏一支破损的笛子,音不成调,却让听见的人胸口发烫,眼眶发热。

阿禾是第一个走近它的孩子。

她独自站在树下,仰着脸,雨水顺着额发流进脖颈。她张了开口,声音嘶哑干涩,像是多年未曾使用:

“……你们都走了。”

一句话落下,整片桃林骤然安静。连溪水都仿佛缓了一拍。

“妈妈叫我躲柜子里……她说很快回来……可是火越来越大……我没敢出来……我……我以为只要我不动,就不会有人死……”

她的身体开始颤抖,眼泪混着雨水滚落。

“后来他们把我拉出来……说我命大……可我觉得……是我害死了他们……要是我当时喊一声……也许……也许……”

话未说完,那朵白花忽然轻轻一颤,中心那点猩红缓缓扩散,染透整朵花瓣,转瞬又褪去,复归雪白。与此同时,树干裂隙中飘出一缕极淡的香气,不是桃香,也不是木香,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气息??像旧书页上的墨迹,像冬夜炉火边的毛毯,像某个人类最不愿记起却又最渴望重温的拥抱。

阿禾猛地跪倒在地,双手抱住树根,嚎啕大哭。

那一整天,她没有再说话,只是抱着那棵树不肯松手。村民们想劝,老者摆手制止。“让她抱吧,”他说,“有些重量,只有树才扛得住。”

夜深人静时,老者独自回到林中。月光洒在桃树上,裂痕里的蓝光忽明忽暗,像是某种呼吸。他伸手抚过树皮,低声呢喃:“是你吗?”

无人应答。但他分明听见脚下传来一声极轻的叹息,仿佛大地深处有人翻了个身。

三天后,阿禾终于开口跟人说话了。不是对谁诉苦,而是指着厨房里烧糊的粥说:“锅要洗了。”语气平淡,却让所有人红了眼眶。她开始吃饭,开始睡觉关灯,开始在纸上画画??画的全是火,还有许多小人影蜷缩在角落,其中一个穿着消防服,背对着火焰奔跑。

一个月后,她主动提出要学吹笛。

老者拿出一只新制的桃木笛??并非传承之物,只是普通山桃枝削成,未经任何仪式加持。他教她最基本的指法,教她如何用气息唤醒声音。起初她总是用力过猛,笛子发出刺耳尖叫;后来渐渐平稳,终于吹出了第一串完整的音符??正是《月光谣》的开头两句。

当最后一个音落下,整片桃林无风自动。十三棵主“言木”虽远隔万里,却在同一时刻轻微震颤,叶片微光流转,似在共鸣。东京阳台上的那株幼苗突然抽高寸许,老人正在录音备忘录里说:“今天地铁上有年轻人给我让座,我说谢谢,他也说了谢谢。”话音刚落,窗台上的小盆土中,一颗微型泪玉悄然成形,透明如泪,映着城市灯火。

与此同时,瑞士钟楼内的“守默者”系统自动启动分析程序。它并未收录这段笛声,而是反向追溯??通过全球情绪网络波动模型,定位到七十二小时前南极科考站医生写下的一段日记:

>“昨晚做了个梦。梦见那个穿粗布衣裳的女人站在我床边,递给我一副耳机。我戴上后,听见三十年前母亲临终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别怪自己,你已经很好了。’醒来时,枕头湿了。我知道这不是幻觉,因为她从未见过我母亲,也不可能知道这句话……可她听见了。她一直都在听。”

系统将此事件标记为“跨时空共情回响”,并生成一条加密指令,发送至所有“言木”终端节点。指令内容仅有两行代码,翻译成人类语言即是:

>启动自组织修复协议。

>允许情感结晶自然溢出。

自此之后,世界各地陆续出现异常现象。柏林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的走廊墙壁上,清晨常浮现水渍痕迹,形状酷似手掌印;经检测,水质成分与当地自来水完全不同,含有微量有机神经递质,接触皮肤可引发短暂安宁感。纽约地铁站监控拍到一名流浪汉对着空椅子说话长达六小时,期间周围乘客纷纷停下脚步,莫名流泪,事后却记不清原因。印度恒河边的贫民窟儿童集体报告梦见“提灯笼的老奶奶”,醒来发现手中攥着一颗从未见过的种子,种下后生长出一种会随人心跳频率轻微发光的藤蔓植物。

科学家们争论不休。有人主张这是集体心理暗示,有人怀疑是新型生物共振场,更有激进派认为地球本身正在进化出“共情神经系统”。但无论哪种理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人类之间的沉默连接,正以某种不可见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紧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