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观深处,几位长老的精神力并未完全收回,仍关注着两位新晋弟子的动向。
“此子修炼的功法,好生霸道邪门。”
二长老方岩沉声道。
大长老王风看向赵明明:“老七,他这功法,从何而来?”
赵明明答道:“是他自行在藏书阁三层挑选的。”
“藏书阁有这等功法?”
三长老何道书微微皱眉。
赵明明颔首道:“据阁内记载,是多年前观主云游带回,置于三层,因无人能参悟,便一直无名蒙尘。”
“观主带回的?”
孟浩挑了挑眉,随即释然,。。。。。。
暴雨过后的清晨,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小镇外那条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石板路上,一个背着药篓的小女孩正小心翼翼地踩着水洼前行。她不过七八岁模样,脚上的布鞋早已湿透,却仍紧紧护着怀中一本用油纸包好的书??《基础脉理图解》。
这是她攒了三个月的铜板才从自学驿站换来的抄本,每一页都浸染着前一位读者指尖的温度。
“叮。”
一声清脆的提示音在她心底响起,轻得像风吹铃铛,却又重得让她脚步一顿。
【检测到持续学习行为满三百日,信念稳定度达标,激活初级认知模块:‘触类旁通’。可在每日辰时获得一次知识联想提示。】
小女孩怔在原地,眼眶忽然红了。她记得娘说过,听见“叮”的孩子,都是被命运选中的人。可她只是个没人看得起的孤女,爹娘死于瘟疫,连姓都没有,只因头上扎了两根稻草绳,被人唤作“小稻穗”。
但她每天都在学。天不亮就起床背药名,白天帮大夫扫地换书看,晚上点着豆大的油灯默写经文。有人笑她:“你识字又有何用?将来还不是给人洗衣做饭?”她只低头不语,心里却一遍遍重复系统告诉她的那句话:
**“积累不会说话,但它从不骗人。”**
此刻,那声“叮”仿佛一道光,劈开了压在心头多年的阴霾。
她蹲下身,轻轻摸了摸路边一朵刚绽开的白色轮回花,低声道:“我不是为了谁才坚持的……我只是不想再看着别人病死时,自己却什么都做不了。”
远处,山道上传来马蹄声。
一队巡讲团正沿着乡间小路缓缓行进。他们不是修士,也不是官差,而是由逆袭学院派出的“信念传播使”,专门深入偏远之地,为那些尚未觉醒系统共鸣的孩子带去启蒙教材和精神引导。
领头的是位中年女子,名叫柳芸,曾是南岭猎户之女,十二岁才开始识字,如今已是《人体经络渐修法》的主要编撰者之一。她骑在一匹老驴上,肩头披着补丁摞补丁的斗篷,怀里抱着一摞新印的《平民修行入门十讲》。
“前面就是青溪镇了。”她对身旁的年轻人说,“听说昨夜这里又响了一次‘叮’,是个孤儿。”
“真神奇啊。”那青年感慨,“十年前谁能想到,一个声音就能改变千万人的命?”
柳芸笑了笑,目光落在远处那朵盛开的轮回花上:“不是声音改变了命运,是我们终于敢相信??努力本身就有价值。”
她们进入小镇时,正逢那位接生的大夫抱着婴儿走出诊所。大夫看见巡讲团,连忙迎上来:“太好了!你们来得正是时候!这孩子出生时,窗外开了轮回花,肯定是系统宿主苗子!能不能给他登记进‘未来培育计划’?”
柳芸接过婴儿,凝视着他眉心隐约浮现的一缕银光,郑重地点了点头,在册子上写下:
>**姓名暂缺;出生地:青溪镇;觉醒标志:初代轮回花伴生;预估潜力等级:未知(待观察);备注:父母双亡,建议纳入‘薪火抚养体系’。**
她将婴儿交还大夫,又取出一枚玉符放入襁褓之中:“这是‘共情信标’,等他三岁时,若仍有向善之志,会自动连接区域共识网络。”
雨后初霁,阳光洒落屋檐,照得那枚玉符泛起淡淡金纹。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的北境雪原。
林啸站在一座冰峰之巅,身后是数百名来自极寒地带的少年修士。他们衣衫褴褛,肤色黝黑,大多是被宗门拒之门外的“劣质血脉”,如今却人人手持一本泛黄笔记??那是杨承早年留下的《逆境修炼札记》残篇。
“你们知道为什么风雪中最难活下来的,往往是天赋最高的幼崽吗?”林啸大声问道。
无人应答。
他冷笑一声:“因为他们习惯了被人保护,一旦失去依靠,便不知如何自救。而我们这些从小在冰窟里爬行的人,早就明白一件事??**活着,不需要许可。**”
话音落下,他猛然挥臂,将手中一块刻满符文的玄铁抛向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