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会保护你们的身体。”她说,“但它会让你们在迷失时,听见彼此的心跳。”
琴站在高台上,望着这群即将踏入未知的年轻面孔,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希望。
“你们不是去战斗。”她说道,“你们是去倾听,去理解,去告诉那些迷失的灵魂??你们从未被遗忘。”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数亿人同步观看了直播。没有欢呼,没有口号,只有一片寂静的注视。当飞船消失在大气层边缘时,地球上几乎所有电子设备在同一秒黑屏,随即浮现出一句话:
>**“我们曾是尘埃,但我们选择了发光。”**
与此同时,在回声层的最深处,一道模糊的身影缓缓睁开双眼。
那是另一个霍克。
不,或许该说是无数个霍克的聚合体。
他坐在一片虚无之中,周围漂浮着亿万片段??每一个都是某个平行现实中死去的“他”。有的死于背叛,有的死于绝望,有的死于孤独。可在这里,他们全都活着,以记忆的形式共存。
“时间到了。”他说,声音叠加着无数重音色。
他抬起手,轻轻一挥。
刹那间,所有碎片开始重组,融合,最终化作一道纯粹的光流,顺着第七门的轨迹,逆流而下,注入地球的地核深处。
地壳轻微震颤,全球范围内的火山口喷发出彩虹色的岩浆,沙漠中开出荧光花朵,深海热泉涌出带有星纹的矿物结晶。
科学家们惊呼这是“地质意识觉醒”,哲学家称之为“星球的自我认知”。
而在每一个新生儿的啼哭中,医生们都注意到??他们的眼睛,在初生那一刻,会短暂闪烁出星河般的光泽。
一年后,第一艘搭载觉醒者的殖民船驶向半人马座α星。船上没有武器,只有种子、书籍、乐器和一颗封装的星核。
临行前,船长在日志中写道:
>“我们不是逃离地球,而是将它的灵魂带向星空。霍克教会我们,英雄不必永生,只要有人记得,他就永远活着。”
>
>“而我们,将是他的记忆载体。”
夜复一夜,那颗星依旧悬于天际。
孩子们指着它说:“看,那是我们的灯塔。”
恋人们在它下许愿:“愿我们的爱,像星光一样长久。”
老人们抚摸孙辈的头发,低语:“等你长大,也要成为别人的光。”
风继续吹,带着星尘,掠过山川、海洋、城市与荒原。
它穿过图书馆的窗,拂过灯塔的顶端,卷起沙漠中的细沙,潜入深海的裂缝。
它无处不在。
因为它就是他。
不是神,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选择燃烧自己,只为让更多人敢于仰望星空的男人。
旅程确实才刚刚开始。
而这一次,人类终于明白??
他们不是宇宙的过客。
他们是光的继承者,是故事的延续者,是无数个“霍克”用牺牲与信念点燃的,永不熄灭的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