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舒仪把竹筐放房间里,她二姐拿来芋泥饼,一口下去,里边的芋泥有淡淡的奶香,而外层饼干酥脆,芋泥饼是用铁盒装着,看着就精贵。
“二姐,这盒芋泥饼看着就精贵,那家人是不是很有钱?”曾舒仪问。
“这我就不懂了,我是在医院见到的对方。”曾舒月没想太多。
她也想不到,因为随手的一个善举,能给她换来一份工作。
第17章
医院里,周盛刚打来饭菜,“妈,吃饭了。”
李丹丹看着自己的腿,没胃口吃饭,“我是来帮你照顾孩子的,结果我自己摔了腿。美丽他们呢,你来医院,他们在哪里?”
儿媳妇病逝,她不得不从农村来照顾孙子孙女,但她一个不识字的农村老太太,对城里情况都不了解,反而住院成了儿子负担。
“他们在家属院其他人家里,我和部队请了假,我来照顾你几天。”周盛道。
“那可不行,部队里的事更重要。而且美丽他们也不能一直放在邻居家。人家帮你一天两天可以,日子久了心里会不舒服,而且我的腿不是一天两天能好。”李丹丹道。
周盛也想过这个事,“美丽八岁了,过几天你出院,让她去食堂打菜,生活上不是问题。”
“那也不行,美丽得读书,小康才四岁。”顿了顿,李丹丹想回家了,“要不,我回老家养着。你把小康送幼儿园去。”
周盛说不行,“爸不在,老家就你一个人,而且你腿骨折,我不放心让你一个人坐火车。要不,我找个人帮忙,每个月给点钱。”
不然没有其他办法,伤筋动骨一百天,他妈的腿怎么也得养两个月。
李丹丹连忙摇头,“不行不行,请保姆是资本主义行为,会影响你前途的。”
她帮不上忙,更不想拖儿子后腿,宁愿每天拐着去食堂,也不能影响儿子。
周盛道:“妈,现在不是前几年了,我们首长家里就有保姆,说是老家来的亲戚,其实就是来做保姆的。你都这样了,美丽和小康还得人照顾,不请个人来家里,我实在不放心。”
有了想法后,周盛就打算这么做,他不可能一直休假,而且家里有个人照顾总是更好。
他去找医院的护士,问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护士见他是军人,立马答应帮忙看看。
很快,第二天早上,护士就介绍了个亲戚来,周盛喊她汪姐。
汪姐在周盛面前客客气气,等周盛走后,对李丹丹就没那么体贴,“老太太,我现在去接您孙子孙女,中午的饭在这里,您自个儿吃,傍晚我再来给您送饭。”
李丹丹心想上厕所怎么办,可汪姐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转身就走了。
转念想到汪姐是去接自己孙子孙女,她又怕麻烦,毕竟找个人不容易,只好忍着没说。
只是这样过了两天,李丹丹还是出了事,在厕所摔倒了。
还是曾舒月来看她,才帮她喊了医生。
这下周盛又不得不从部队过来,他跑进病房,眉头皱紧,“怎么又摔了?”
李丹丹满脸歉意地看着儿子,想到又耽误儿子工作,愧疚得说不出话来。
汪姐赶忙替自己辩解,“我去接两个孩子了,阿姨忍不住去上厕所才摔了。”
“接孩子?”周盛看了眼手表,“两个孩子都在学校吃午饭,你这个时间不在医院看护,去哪里接孩子?”周盛逻辑清晰,“汪姐,我请你来是照顾我妈的,你现在给我个解释,你这段时间去哪里接孩子?”
汪姐自然不敢说回家了,她想着李丹丹一个农村老太太,给李丹丹准备好吃的喝的,她到时间把两个孩子接回家安顿好就行。剩下时间她可以把家里的事做了,一举多得呢。
但她没想到李丹丹又摔了,真是笨死了,农村来的就是蠢。
“周营长,我从医院去学校需要时间吧,还得做饭,来来回回都是时间。我又不是陀螺,不可能二十四小时都盯着,你不能怪我啊。”汪姐刚说完,病房里另一个病人看不下去,替李丹丹道,“人家没要你一整天在,但你早上来送个饭就走,再来就是傍晚,你怎么好意思挣这种昧良心的钱?”
“我找你要钱了吗?关你什么事?”汪姐一只手叉腰,当即要和人吵起来。
对方也不势弱,要不是他家属按着,她都要下床吵,“我就是看不下去,说句公道话怎么了?”
“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我们的事要你多管闲事?”汪姐越说越激动,直到医生进来,他们才停下争吵。
医生看了眼汪姐,再去看周盛,“周营长,老人家的骨头本来就更难养,你得精心照顾着,不然会留下很多问题。”
他没明说汪姐怎么照顾,只是让周盛自己多上心。
听到这里,周盛心里明白怎么回事,忍着怒火等医生走后,再把汪姐叫出去说话。
一直在病房里的曾舒月,方才大气都不敢喘,她听说医院会有人招护工,这才过来一趟,顺便看看李阿姨养得如何,没想到会有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