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三郎拿过去剥壳后,放在了媳妇手里。
晚上大人们又睁着眼没睡意,嘀咕牛的话题。
“一头牛得十两银子,十千钱吧,再瘦都得七两八两的。”
重复说了不知道多少遍,不由想起当初送去念书,那时候哪里能料到现在呢。
越说越精神,讨论起在哪搭棚子,还得定个车棚、套头。
云云有事这下不用再去用别人家的了,去县城套上说去就能去。
三月一,私塾开学。
乍听到来朋友叫他的声音,还愣了下。
不就是晚了一个月上学,感觉好久了似的。
学才没坐,吴玉宁直接说被里长用柳条抽的现在还屁|股红着。
范云看着嘿嘿笑的玉宁,再看那边挣着说没有的学才,直接笑出声。
陈学才脸越发红,“真是的,怎么就现在有了柳条了。”
把错都推到了柳树身上,他一点错没有。
于是范云直接笑了学才一路,太好笑了,这春暖花开的,咋还叫柳树不长。
“学才,其实就算没柳条,也有竹条,扫把头,挨一顿揍你是跑不了。”范云觉的自己说的实话。
“对,同意。”吴玉宁点头。
陈学才也顾不上疼了,两腿外八着追:“你们俩也太过分了。”
笑声中三人跑的飞快,头顶划过燕子尾巴,又是一年春季。
*
念书不过几日,路上村民们喊着让他快进家看看。
范云心思一动,书包交给朋友拿着,直接往家里奔。
回到家,门口院子都是人。
“云云,快过来看。”吴红英拉着手,屋后多出个新成员。
很健壮的一头黄牛,大大的眼睛清澈,四条腿粗粗的,甩着尾巴哞哞的叫着。
“真好看。”范云问爹娘,它几岁了?是公的母的?
听到三岁的母牛,脑子一抽,“三岁就这么大了?”
这话直接让大人们都笑的捂肚子,“云娃没见过牛,不懂呢。”
范云闹了个笑话,跑姥姥跟前去。
老陈氏护怀里,不让乡亲们笑,“说的跟你们懂似的。”
这时,学才和玉宁喘着粗气跑了来。
把书包递过去,一扭头啊的一下子。
学才娘直接揪耳朵,“小点声,冒冒失失的,天天跟云娃一起,也没学点好。”
陈学才挣脱开,跑牛跟前,“哇,范云,你家竟然有牛了啊。”
范云看着他表情,说道:“嗯,以后我要去县城,带着你和玉宁一起去。”
俩人猛的回头,扑上就抱,欢呼着说好。
大人们笑看着这一幕,云娃真大方,孩子们之间真纯粹。
学才娘和玉宁娘喊人走没成功,只好先走说回去做饭。
俩孩子说知道,头也不回的跟范云一起喂牛吃草,觉的真好玩。
得,看来得稀罕好些日子了。
从这天开始,白天上课,放学就跑家去背背篓割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