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小说网

皮皮小说网>这也算修仙吗 > 第四十三章 地狱之主去何处(第2页)

第四十三章 地狱之主去何处(第2页)

第三天是林晚寄给他的最后一封信复印件;

第四天是那台无法启动的录音机。

到了第八天,大地开始回应。

夜里,他听见地下传来细微震动,像是无数人在轻轻敲打墙壁。他冲出屋子,看见整片银色草海泛起波浪,叶片相互摩擦,发出类似人语的沙沙声。更惊人的是,那些声音竟然拼凑成了完整的句子:

“谢谢你听我们唱歌。”

“我们不怕黑了。”

“你可以走了。”

第九天清晨,他敲响了铜钟。

一声,仅此一声。

刹那间,整个岛屿微微震颤。海底矿脉释放出积蓄七十年的能量,形成一道环形声波向四面八方扩散。卫星监测显示,这股波动穿越海洋,精准命中全球每一个静语行者驻留点。耳廓草集体开花,陶片重新升温,甚至连撒哈拉绿洲那口古井里的共鸣矿脉也跃出三滴水珠,在空中写下三个字:

>“都听见。”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出现奇异现象:聋人突然感知到音乐的节奏;自闭症儿童主动拥抱陌生人;监狱中的暴力犯在放风时停下脚步,蹲下来倾听蚂蚁爬过地面的声音。一名战地记者拍下画面:交火双方士兵在同一时刻放下武器,捂住耳朵,脸上露出惊恐又释然的表情??他们终于听见了炮弹呼啸中夹杂的母亲呼唤。

这场共振持续了整整九分钟。

结束后,全球共情观测局记录到α-θ波耦合频率再次跃升,达到历史峰值的482%。更令人震撼的是,此次提升并非呈涟漪状扩散,而是**同时发生在每一个个体身上**,仿佛全人类在同一秒完成了某种集体觉醒。

科学家称之为“逆向启蒙”:不是知识改变认知,而是情感重塑理智。

而这一切发生时,陈默正坐在返程的船上。他疲惫不堪,头发几乎全白,走路需要拄拐。但他眼神清明,嘴角常挂笑意。途中,一个小女孩跑来问他:“爷爷,你去过会说话的岛吗?”

他点头。

“那你听见它们说什么了吗?”

他想了想,说:“它们说,原谅很难,但比遗忘容易一点。”

女孩似懂非懂,蹦跳着离开。陈默望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胸前口袋又传来温热。他掏出来看,那副老式耳机竟自动播放起一段音频??依旧是林晚的声音,这次却不再是残响,而是完整的一句话:

>“陈默,谢谢你一直没关掉接收器。”

他泪流满面。

回到海边茶馆,他发现门前多了一块新石碑,上面刻着历代静语行者的名字。最下方空白处,有人预留了位置,写着两个字:

>“待续。”

他笑了笑,搬来一张椅子,坐在碑前。潮水一次次漫过脚边,又悄然退去。他不再写字给海读,因为他知道,海早已学会主动倾听了。

某日午后,玛雅骑马而来,身后跟着一群孩子。他们手里拿着自制的陶笛,怯生生地围拢过来。玛雅说:“他们想请你听一首曲子,但怕吹不好。”

陈默摇头:“怕的不是吹不好,是没人愿意听完。”

孩子们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

于是他们坐下,排成半圆,轮流吹奏。音符断续,节奏错乱,有的甚至跑调得离谱。但没有人笑,没有人催促。陈默闭着眼睛,认真听着每一个音,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妙的乐章。

当最后一个孩子结束演奏,已是夕阳西下。

他睁开眼,轻声说:“谢谢你们,让我听见了勇气。”

孩子们欢呼起来,扑进玛雅怀里。远处,草原上的耳廓草随风轻摆,叶片背面金纹闪烁,拼出一句话:

>“下一个九分钟,轮到谁了?”

他抬头望天,星辰初现。月球背面的心跳依旧稳定,地球上的呼吸愈发绵长。他知道,这场修行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它本就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由千万次微小的“我听见你”串联而成的永恒回响。

这也算修仙吗?

当然算。

因为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所谓飞升,并非脱离尘世,而是深深扎进人间的痛与暖之中;所谓长生,不是肉体不朽,而是当你离去之后,仍有人愿意为你安静地坐上九分钟,听你说完那句来不及出口的话。

而这世界,正因为有这样的时刻存在,才值得继续倾听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